本月27日,就在中国公布“一带一路”规划即《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前一天,由临沂号导弹护卫舰、潍坊舰导弹护卫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人民解放军海军第十九批护航舰艇编队暂停了亚丁湾护航任务,驶向也门进行撤侨准备。
危机中的温馨
虽然解放军官兵再次圆满地完成了撤侨任务,赢得广泛的赞誉,但不得不遗憾地承认,这也是从2009年1月初中国海军赴亚丁湾护航以来的首次“暂停”。不是因为空袭也门就不需要为商船护航了——索马里海盗不会因为空袭也门而消失,问题是,中国海军在该航区内没有足够数量的舰只同时进行撤侨和护航两项任务,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军事基地。
遭遇12国军事打击的也门地处阿拉伯半岛,它在沙特阿拉伯南边,扼守着红海和阿拉伯海亚丁湾的窄口曼德海峡(Bab el-Mandeb strait):其最窄处只有18英里,每天有近400万桶石油通过,海合会国家和伊拉克出发的油轮如果想通过苏伊士运河到达欧洲,就必须通过这个海峡,否则只能绕路好望角。
吉布提和也门隔海峡相望,那里有本来预留给中国的军用港口建设用地,如今却已成为日本军事基地的机场。中国不仅在海外没有军事基地,而且在中东地区可提供中国海军舰只使用的驻泊点都极为有限。
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和平与发展无疑是主旨;目前的国际环境也不允许中国大张旗鼓地开发海外军事基地。但或早或晚,我们的政策终将转变,为此需要从现在开始,在各方面都早做准备。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次事件暴露出中方对也门局势缺乏足够的风险预判。空袭也门是以逊尼-什叶教派冲突为表象的阿拉伯-波斯矛盾的冲突在地缘政治博弈的具体体现。沙特并没有推高油价的动机,沙特的政策是要长期维持低油价以确保对伊朗、俄罗斯全方位制裁的有效性。换言之,如果沙特想推高油价,可选手段很多,比如限产。油价小幅上涨只是市场对冲突局面的自然反应,是名副其实的副产品。随着中东矛盾的激化,这种关乎中国利益的地区安全问题将只增不减。
到目前为止,中国并没有展现出在政府失能的国家维护中国自身利益的能力——中国在大多数国家的成功体现在与政府和军方的良好合作关系,这当然是一种传统的、典型的成功,而且是建立在成功的政府外交和军事外交的基础之上的。
相比于政府外交,近来中国的政党外交和公共外交已经做出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似乎没能充分体现它最重要的功效之一,那就是在政局动荡之时保护中国利益的能力。比如在斯里兰卡总统选举,反对党上台执政之后,本来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科伦坡港口项目即因遭遇巨大反对声浪而暂停。
无论是北路、中路还是南路三条交通线中,“一带一路”建设必将经过中亚、西亚等众多地缘政治破碎带。这些地方的国家,中央政府失能或缺乏控制力,部族政治、离心倾向严重,安全环境较差。只有南路海上作为相对最安全的路径,这还要取决于中国对威胁战略通道安全的潜在对手的威慑能力。
另外一个有较强政府能力的国家就是北路的俄罗斯,但普京在刚结束的俄联邦安全局(FSB)的会议上指出,西方安全机构企图诋毁俄政府,破坏俄国内的稳定形势,已经在策划即将到来的2016年和2018年选举活动期间的行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中国就已经面临了复杂的周边安全局势,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都极为脆弱。也门危机暴露出,目前无论是职能部门,还是智囊机构的政策建议,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安全形势都仍不够重视。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事实。
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全球影响力,不能仅仅通过遍布世界各地中国公民的投资体现。当这些人的合法利益受到威胁或损害的时候,由纳税人所武装的国防力量,在国际法框架下保护或撤离人员,已经表现不错,但这毕竟仍是下策。与各方保持良好关系,确保政治变动后,不影响中国国家利益,方为中策。上策则是在此基础上,在不违背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前提下,继续发扬“劝和”的外交传统,稳定当地的局势,尽可能避免动荡。
但要施展上策、中策,需要对当地有极为深入的了解,需要官方和民间机构、人员的共同努力。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建设的空白可能比我们原本想象得还多,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