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茶路”紧跟“一带一路”重走丝绸之路 新闻中心 一带一路门户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产业篇

“万里茶路”紧跟“一带一路”重走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www.edailu.cn 2015-05-05 来源:一带一路·重庆经济合作中心    点击:2490次



中国对亚洲乃至世界新未来的理念主张——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及合作倡议,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今年的博鳌论坛会上,习主席在《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主旨演讲中,深刻阐述“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时指出:“不是中国一家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更是在许多国家中产生共鸣。而《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这一承载“中国梦”的大布局,在亚欧大陆板块图上至少有一半以上国家已经明确表示参与。


 说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人们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中国对世界文明做出重要贡献的古代“丝绸之路”,也自然会联想到丝绸之路的辅助贸易通道“万里茶路”。


在中国文化界、茶界,近年来,一方面许多地方政府和茶文化学者、研究者一直关注着万里茶路,召开了几十场全国性的研讨会、拍摄专题片、沿路进行茶文化遗产考察等等;另一方面又学者指称在当今时代复兴万里茶路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传统文化包括茶文化“和合”思想和精神的输出,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万里茶路”本属于丝绸之路的范畴,抑或是丝绸之路的辅助通道,这是茶文化学者为了研究古代茶叶贸易而依附“丝绸之路”概念下的别样叫法。如果按照一条完整的线路来定论万里茶路起始,那么,起点应在福建武夷山,终点应在莫斯科,重点应在张库恰大道(张家口-库伦-恰克图)。


  其实,“万里茶路”上的主要商品贸易始终是绸缎、瓷器、砖茶、皮毛、药材、布匹、米面、纸张、生烟、红糖、粮食、铁器、蒙靴、鞍具、小百货等等,只是在各个时期贸易量比重不同而已。学术上根据不同的研究侧重面,可以有多种命名。有学者把“万里茶路”的核心路段叫“张库恰国际通道”(张家口-库伦-恰克图),也有学者为了专门研究茶叶贸易而称“草原茶叶之路”。


 笔者认为,万里茶路不仅是人们泛指茶叶等贸易的通道,更重要的是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输出通道,也是东方文明走向草原的通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万里茶路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当今,随着我们国家开始着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万里茶路”又以新的形式出现——中蒙俄三国经济走廊。


今年四月初,“新丝绸之路”构想中又增加了新的重要内容——外交部长王毅表示:中蒙俄已就启动三国经济走廊建设达成共识,三方合作符合时代潮流。这样一来,连通欧洲和中国的欧亚之路的其中一条“万里茶路”也将正式启动。


俄罗斯学者认为,中蒙俄三国经济走廊(万里茶路)不属于经济范畴,而是纯粹的地缘政治。不管怎么说,中国从互联互通入手,打造经济走廊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主张。在这次三国达成“中蒙俄三国经济走廊”共识之前,蒙古把“万里茶路”之叫作“草原之路”,俄罗斯把“万里茶路”称为“跨欧亚大通道”。


 对此,王毅说得非常具体:“把中方倡议的‘一带一路’同蒙方的‘草原之路’倡议、俄方正在推进的‘跨欧亚大通道’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虽然“中蒙俄三国经济走廊”(万里茶路)主要体现在三个国家的经济“合唱”,但其意义远非如此,这条道路贯穿整个欧亚大陆并体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理念,对于欧亚大陆的经济崛起显得非常重要。


鉴于此,茶文化学者对“万里茶路”研究,已不能囿于一隅、执于一端,而是需要紧跟“一带一路”的节奏,融入国家大战略布局加以思考,选择以茶文化精神这一“着力点”的输出,进一步扩大“中国茶”影响力,而非单纯意义上的茶叶贸易。道理很简单,如今的茶叶贸易已非过去。


谁都知道,中国人喝茶处在“品”的概念上(高级阶段),西方人喝茶处在“饮”的概念上(初级阶段),是以解渴为主。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包括饮食文化),作为具有审美视野且价格不菲的中国名优茶的出口难乎其难,其主要市场还在国内,再加上国内茶企又不愿把有着精神归属的茶叶作为普通的树叶出口,于是在万里茶路上高喊“中国茶要走向世界”口号成了一种尴尬和无着落局面。即便我们大谈特谈万里茶路的重要意义时,却也无法实现受原产地保护的名优茶贸易的突破。唯一可做的就是从“一带一路”战略思路做文章,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宣导中国茶文化精神,以文化输出这一目标旨在整体上提升“中国茶”这一大品牌的知名度,以文化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推进人类文明进步,让万里茶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那么,中国茶文化如何才能跟上“一带一路”的节奏进行有效输出呢?


 从时代背景看,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和”。为了对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顺应文化多样化的潮流,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以茶文化精神来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在一杯“中国茶”的氤氲中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的生活。


从共建原则来看,中国茶文化除“和”的精神外,其功能是“感恩、包容、结缘、分享”,诚如《愿景与行动》所言:“坚持和谐包容: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这正是茶文化“以茶礼仁”价值取向。


从框架思路来看,《愿景与行动》指出:“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路一带”除了紧密的经济联系,深入的政治互信外,“以茶导和”思想的介入则对广泛的人文交流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中国茶文化伴随着中华几千年文明一起走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为的就是实现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更何况,当今世界没有不喝茶的国家,没有不喝茶的民族。


从合作重点来看,“一带一路”主要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而“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茶文化的输出恰恰对应了“民心相通”范畴。民心相通,就是传承和弘扬万里茶路友好合作精神,通过茶文化的交流,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此外,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中可以融入中国茶文化元素,可以联合申请“万里茶路”为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工作。在加强旅游合作和扩大旅游规模项目上,可以联合打造具有万里茶路特色的国际精品茶文化旅游线路和茶文化旅游产品。


 从合作机制来看,“一带一路”是“强化多边合作机制作用,发挥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10+1”、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亚洲合作对话、亚信会议、中阿合作论坛、中国-海合会战略对话、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等现有多边合作机制作用,以茶文化加强与相关国家沟通(日本茶道可以在APEC“点茶”,中国茶更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不断渗透到多边合作机制中发挥作用。并且让中国茶文化思想继续发挥到沿线各国区域、次区域相关国际论坛、展会平台上大放异彩(诸如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阿拉伯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前海合作论坛等)。与此同时,与协同沿线国家地方、民间挖掘茶文化历史文化遗产,联合举办各类茶文化、茶经济、茶贸易交流活动,办好“万里茶道国际高峰论坛”。


 从国内各地方开放态势来看,各地都拥有诸多茶文化人文优势。在开展国际人文交流需要突出中国茶文化价值观(包括茶文化、茶美学、茶艺术、茶教育、茶历史、茶哲学以及茶文化概念中儒释道传统文化和建设茶文化国际交流基地。


 从中国积极行动来看,加强与沿线有关国家的沟通磋商,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投资、资源开发、经贸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态保护、海上合作等领域,推进了一批条件成熟的重点合作项目。在此基础上,推动经典茶文化旅游(茶之旅)线路和项目建设迫在眉睫。


 从共创美好未来来看,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中国的倡议,也是沿线国家的共同愿望。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茶文化发展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把一些有价值的文化内涵能够从“一带一路”体现出来。当我们展望站“一带一路”的辉煌时刻,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奇迹。在世界多元文化相交融合的发展过程中,人类面临解决自身建设问题的机缘中,中国茶文化将会对人类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万里茶路(中蒙俄三国经济走廊)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在紧跟“一带一路”发展的节奏中,不刻意追求一致性,可高度灵活,富有弹性,在双多边和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框架下,通过茶文化合作研究、茶论坛展会、茶艺人员培训、茶文化交流访问等多种形式,促进沿线国家对中国茶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和认同,共享茶文化精神魅力。


如果说,“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开拓外需、打开国际市场的一次伟大尝试,那么,中国茶界需要做的就是把万里茶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凝聚儒释道文化精髓的茶文化向外输出的关键布局,在日益注重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的今天,向世界宣导中国式的优雅生活。精神的输出远胜于商品的输出,当东方文明一旦被西方接受,使文化差异不断地缩小,中国名优茶才能从根本上或真正意义上走向世界。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茶是精神化最成功的物质符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这是中国茶的荣幸。所以,万里茶路经济走廊必须从中国茶文化“和”的精神层面助力“一带一路”的战略建设。 

征稿启事 | 摄影活动 | 图文故事 | 免责声明 | 隐私保护 | 服务项目 | 技术合作 | 职业发展 | 理事会 | 关于我们 | 领导小组 |  项目报送备案 | 我要咨询 | 我要投诉

网站名称:一带一路门户网
主办单位: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行政中心:重庆市级机关综合办公大楼26楼(渝中区人民路252号)
全国服务热线:13901152863(北京) 13308315638(重庆)
企业邮箱:edailu@163.com  464067221@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渝ICP备15000646号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备案号: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1484号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备案号:915001123223910402
技术支持:总部城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Copyrights©2014-2024 版权所有:一带一路门户网(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有限公司)



中央机构网站
地方人大网站
相关媒体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