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科院西亚北非研究中心主任王健研究员7日在上海表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东地区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当天,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美国国防大学近东南亚战略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处于战略十字路口的中东”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印度、伊朗等国的学者聚焦当前中东局势及中国与中东关系展开研讨,“一带一路”自然成为谈论议题。
中东地区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元复杂的人文、宗教、民族,尤其是新时期能源在全球经济社会生活的作用提高以后,作为能源富集带,中东地区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在上升。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中东的战略意义自不必说。
目前,中东经济保持着一定的增长率,包括土耳其、以色列、伊朗等国也面临产业转型。
“中东大量的人口增长需要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方面他们还较为落后,‘一带一路’恰好与中东国家发展新思路相契合”,王健分析认为,中东国家的转型发展,如国企改革、金融市场开放等,都需要中国这个庞大市场。
分析了中东目前的局势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西亚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叶青认为,中国应该加强与中东地区的合作和交流。
对中国怎样加强与中东的联系,叶青指出,“一带一路”是很好的桥梁,能帮助当地发展经济,还有助维护当地和平与稳定,同时有助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在美国国防大学近东南亚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杰弗瑞?佩恩看来,中国与中东地区国家经济合作与深化是“可能的”,但需要考虑该地区的“贫困、犯罪、历史传承和人文”等问题,“这些都属于经济和政治安全的潜在威胁”,但在稳定的前提下,还存在巨大机会”。
王健也建议,“一带一路”的意义中东各国政府和官员应该都知晓,眼下最关键的是让中东地区的民众看到“一带一路”能为他们带来如就业机会等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中国也应该积极参与该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履行国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