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一带一路”在两会上被三次提及,而博鳌亚洲论坛上,全球也在关注“一带一路”具体方案,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方案终于出炉,圈定18省,以新疆、福建为核心重点布局15个港口建设,同时国开行表示已建立项目库,涉及64个国家约900个项目、投资金额逾8000亿美元。
作为大宗商品数据商的生意社也在其监测和跟踪的八大行业中对涉及到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商品做了数据方面的详细统计,生意社一众资深分析师并就各商品所在的行业做了分析。
能源:预计央企、民企在中亚投资能源的热情将会有增无减
中国推动开展“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无论是扩大贸易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建立能源合作机制,都将扩大自身在主要能源产区的影响力。生意社分析师李宏认为,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的推进,预计央企、民企在中亚投资能源的热情将会有增无减。
化工:“一带一路”中长期将变革中国化工行业格局
近日,“一带一路”框架方案正式公布,生意社化工分社长张明认为“一带一路”将会给化工行业带来积极影响,对于中国化工企业加快全面参与全球竞争起到促进作用。
从短期(1-6个月)来看,国内化工市场不会因“一带一路”的概念影响出现暴涨,但受装置检修季以及原油近期强势推动,多数化工商品近期表现稳健,与2014年三、四季度大相径庭(此段时间化工指数暴跌171点)。然而,受困于供需矛盾未根本性解决以及大宗商品市场仍处于“去泡沫化”阶段,“一带一路”短期尚不能扮演大宗商品市场的救世主角色,预计4月份化工市场有一波强势上行,5、6月份化工市场仍有一波下跌调整。
从中期来看,“一带一路”的祭出恰逢其时地承接了中国经济的增速降档。亚投行将至少为“一带一路”创造近万亿元的流动性,而“一带一路”能够盘活的国内大宗商品过剩产能,能够拉动的国内外消费需求则将是天文数字。据可靠消息,“十三五”规划中,化工行业调整方向其中之一是控规模,“十二五”期间企业依靠规模增长粗放式发展的模式将被彻底抛弃,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将通过地区协作、资源共享转移到东南亚、非洲不发达国家,部分中国短缺化学矿产资源将开始反哺国内。
从长期(3-10年)来看,“一带一路”是中国整合了除去美洲、大洋洲以及东亚以外的经济势力。面对欧洲,我们可以进行新技术引进及合作开发,面对南亚、非洲,我们可以进行资源整合,面对中亚、西亚、东南亚,我们可以合理利用其低廉的天然气及基础化工原料,发展中高端产品。预计经过10年左右的发展,我国的石化产业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目前产值占比最重的石油化工、煤化工企业将大批投资海外,技术门槛低的国内工厂多数关闭,新材料、新能源、高附加值工业品将支撑国内化工市场半边天。展望未来,中国必将成为全球高端化工品制造中心。
具体品种而言,预计2015年不会给尿素行业带来实质影响,假设2016年以后在关税方面沿线国家全面降低,则中国尿素企业将破产倒闭40%左右,剩余企业将加快技术创新,行业内水煤浆气化法装置比例将大幅增加,流化床、固定床工艺将成为历史,尿素价格水平将在国际竞争之下频繁巨幅波动,总体价格水平将比目前降低。假设2016年以后在关税方面沿线国家全面降低,出口量或有小幅增长,由于国内逐步科学施肥,且不少大豆种植主产区徒弟不缺磷,新增产能将主要依靠出口消化,价格波动会比较剧烈。
PX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纺织行业的基本原料,近几年国内PX产品依靠大量进口,但是随着一带一路的影响,PX产品进口来源增多,价格竞争加大,PX的定价权由卖方转入买方,加之国内产品快速投产,而且一带一路的推行,会使得西北PX厂家产量增加,如乌鲁木齐石化,PX进口依存度将由现在的50%左右逐渐减小,进口价格也将出现下滑,促进国内PTA厂家及下游纺织行业利润增加。
一带一路给纯苯行业带来的机遇就是产能过剩的整合,虽然陆地丝绸之路上并不能直接解决纯苯的产能以及进出口的影响,但是海上丝绸之路必定会影响港口货源的库存,加速纯苯产品的进出口,并且在其他产品的带动,也会间接的影响纯苯的进出口以及下游产品的使用。
海上丝绸之路会对苯乙烯行业才产生重大影响,并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下,国内苯乙烯行业产能将要重新购置,并且根据国内对苯乙烯进口依存度的影响,苯乙烯的国内价格将更加接近国际价格。苯乙烯下游产品产能也将要根据上游的调整,做出相应的调整。
橡塑:橡塑产业链或将迎来“走出去”的机会
在“一带一路”中挖掘与塑料行业相关的信息:
一是:在上游原油供应方面
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在不断攀升,石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确保原油供应安全十分重。处于“一路一带”上的马六甲海峡位于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之间,连接印度洋和中国南海及太平洋。是波斯湾原油输往亚太市场的最短途径。
马六甲海峡对于中国而言,是不折不扣的海上石油生命线,中国近80%的原油进口需要通过该海峡。而且,近年来,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也是进一步增加。因此,为切实保证能源供应安全,更要确保地区稳定。另外,中国政府已经在寻找替代途径,以减轻潜在的能源供给风险,比如瓜达尔港的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铺建以及克拉地峡的开凿等等。这些同样在“一带一路”涵盖的范围内。“一带一路”确保海上石油生命线的安全稳定,同时开拓其他途径,分散能源供给风险。
二是进出口方面
以PP进出口为例,2014年我国进口量为363.25万吨出口量是12.58万吨,其中韩国、台湾省、中东、东南亚主要的进口来源地。“一带一路”概念带动中东、东南亚区域深层次的合作,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发展模式,向纵横方向延伸,强调省区件互联互通。“一带一路”使得塑料产品价格与国际价格接轨,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能,倒逼相关企业改革。
橡胶方面,生意社分析师徐晓昆认为:1、中东地区原油合作或将降低合成胶成本;2、跨国电子商务或将拉动需求;3、产业合作资金或将导致产能继续增加,4、或将开发丁基橡胶新品种,增强中国丁基橡胶产品竞争力5、橡塑产业链或将迎来“走出去”的机会。
纺织: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将会持续“升温”
生意社分析师夏婷认为,在“一带一路”的影响下,纺织行业借着这股“春风”,无论是“内”还是“外”都在发生着改变。内地与西部地区互动增加。目前疆内棉企使用新疆棉补贴、新疆棉纱布出疆补贴、电费补贴等。赴疆种棉、投资棉纺企业越来越多,据最近数据统计,目前已有11家纺织服装上市公司在疆投资建厂。同时支持和引导内地大型物流企业到西藏投资兴业,促进西藏本地物流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升级改造。海内外联动,纺织需求将扩大。目前新疆兵团企业对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农业投资项目实施;并引导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在周边国家开展投资合作。又例如新疆今年将开行发往中亚、俄罗斯和欧洲等纺织服装班列,新疆周边市场纺织需求将日益扩大。总体来看无论是进出口量增加、运输方式的快捷还是政策利好等,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将在这个大环境下持续“升温”。
钢铁:“一带一路”给我国钢铁行业带来重要机遇。
生意社分析师何杭生认为“一带一路”给我国钢铁行业带来重要机遇。首先,“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随着此战略不断推进,“一带一路”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其次,“一带一路”的基建投资巨大,按正常情况下每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带动600万吨的建筑钢材的需求量测算,那么2015年由“一带一路”拉动的各地方公布的拟建、在建基础设施规模已经达到1.04万亿元人民币,即钢材需求624亿吨。极大的拉动钢市需求,缓解内需不济的尴尬局面。第三,在“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中,钢材净进口国占70%以上,对于当前南北美洲和东南亚国家对我国反倾销力度的不断增大,而“一带一路”中亚以及欧洲市场发展方向,恰好的避开了当前低价出口带来的尴尬局面。因此,对于国内钢企来说,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延续2014年“内需不济,分转外销”的出口方针,或许能够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第四,国内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政府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因此借力“一带一路”战略,不仅可以向海外转移钢铁产能,引导企业扩大对外投资规模,建立境外生产加工基地,缓解过剩产能压力;而且还可以以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为推手,借势发展更先进的产能和高端替代产品,进而完成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最后,国内钢铁电商“风起云涌”,“互联网+”更是2015年的发展目标,“一带一路”可以搭建丝绸之路贸易网络,形成跨国电商,助力地方产业升级。
有色:“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扩大铜等基本金属需求
2015年1月铜价大跌,生意社数据显示,跌幅达到了14.22%。经济的疲软以及铜基本面的过剩是年初铜价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再加需求方面,下游行业的不佳表现亦是主导因素。2015年伊始,空调、电缆两大铜下游消费行业同比降幅巨大。但从2月初开始,铜价开始反弹。国家利好政策、冶炼厂检修减产,废铜供应全部停止等情况的出现,对铜价形成了良好的支撑。2015年“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后,电力建设输出的战略或许能够激活铜市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势必将带动基建产能的对外输出,这其中,电力、铁路等设施的铺设将带来大量的基本金属尤其是铜方面需求。
农副:一带一路指引农产品迎来新商机
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对外进口的窗口打开,农产品市场受到了冲击。进口粮食价格低廉,大豆出油率高,走私糖利润高,进口猪肉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外资企业陆续来华建厂,益海嘉里、邦基等大型企业垄断粮油行业。80%大豆依靠进口,棕榈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虽然我国主要农产品粮食产量连年增产。2014年粮食产量达12142亿斤,比去年增加103.2亿斤。国内三大主粮价格相对进口粮食价格较高,出口没有优势,主要依靠国家临时储备政策托市。
因为进口商品对农产品市场的冲击,国家相应出台关税配额制度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小麦、玉米、大米、豆油、菜子油、棕榈油、食糖、棉花进口关税配额分为国营贸易配额和非国营贸易配额。国营贸易配额须通过国营贸易企业进口;非国营贸易配额通过有贸易权的企业进口,有贸易权的最终用户也可以自行进口。2015年全国政协会议报告中指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转基因农产品的机遇与风险等。“一带一路”战略的执行,将有利于农业发展,加强农产品的运输。增加与国外合作的机会,做到国内农产品走出去,农产品进口更便利,资源共享。
生意社农产品分析师李冰认为: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对农产品来说既是新的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国家农业围绕这个规划将会出台扶持的政策,鼓励农业作物耕种,粮食、大豆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将大幅增加,若市场采取目标价格制度,令农产品价格更接近国际化。预计未来三年内大豆玉米粮食产量将增加,价格将下跌,原料价格下跌,粮食深加工行业、油脂加工利润水平将增加。
建材:“一带一路”将是我国建材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契机
“一带一路”将是我国建材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契机,将会给我国建材行业带来第二个春天。“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无论从人口总量还是经济总量上来说,都孕育着巨大的商机。
首先,“一带一路”将极大的拉动建材行业需求。“一带一路”的第一个着眼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划,未来10年间基础设施投资将会达到50亿人民币,这将给国内发展过剩的水泥等基础建材行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
第二,产能过剩的建材行业将得到极大程度的库存消化机会和行业优化,水泥、玻璃等基础建材在我国都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产品,而盲目粗犷的扩张方式也使得国内水泥和玻璃的产能利用率常年维持在7成左右水平,库存高成了行业的怪病,如何化解过剩的产能,“一带一路”给了一个很好的“走出去”的答案。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也提到了一带一路对于建材行业的重要性,他说:“‘一带一路’给我们建材行业带来了重大机遇,可以说是第二个春天!”
第三,“一带一路”提出的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互通等内容,除了有助于国内水泥等过剩产能行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同时也帮助了周边欠发达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资本输出带动消化过剩产能,这是一个双赢和多赢的互动过程。也有助于将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基础性工业进行适当转移,优化国内的经济组成结构,向着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两高两低”的良好方向发展。
第四,如何使建材行业真正的走出国门,服务世界,目前仍然是个严峻而深远的话题,建材行业虽然都面临产能过剩的局面,但程度仍然有所不同,玻璃行业虽然不像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但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要进行产品升级、结构调整、资产重组和“走出去”这四个阶段。李克强总理讲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对建材行业来讲至关重要。
国内企业应该把握住这个机会,把中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装备、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带到国外,这样才能证明中国已经崛起了,并且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前沿。从企业间的区别来讲,“一带一路”的规划实施和中国走出去战略都要求中国公司在海外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包括港口、铁路、公路、能源通道等。因此,拥有大量海外基建业务的上市建设公司毫无疑问将成为金融市场的新宠,也会成为这一政策落地的最先受益者。其他企业要想乘上这波政策的东风,仍然有很长的发展转型之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