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委召开专家座谈会,围绕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转型升级工程,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征求部分在宁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座谈会上,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省社科院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0位专家学者就南京的城市定位、路径选择、战略举措等,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认清角色定位:
南京在“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中处于什么地位
“‘一带一路’并不是一个经济地理的规划,更多的是开放发展的概念。”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志彪说,这就意味着,谋划南京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不能简单从地理的角度,而是应该从全方位开放的角度来思考。
围绕南京在国家战略中的城市定位,专家们各抒己见。大致相同的看法是,南京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是“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区的节点城市,是长江经济带上向东、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特别是在苏皖浙赣交汇区域,有着无可替代的辐射能力和中心地位。
省社科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吴先满认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过程,也是市场深度一体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像南京这样为数不多的中心城市,集聚要素的能量将进一步提升,向周边扩散辐射的阻力也将越来越小。特别是在苏皖浙赣交汇区域,南京在产业的有序转移、优化升级等方面,将有大展身手之地。
当好“老大哥”:
可牵头设立南京都市圈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
刘志彪认为,带动中西部发展是南京在新形势下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在南京都市圈,南京应该扮演好应有的角色。他建议,南京可以列出一批在“十三五”期间充分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比如,可以牵头设立南京都市圈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他说,现在许多金融机构有投资需求,只要南京能够牵头,政府不用出一分钱,就可以集聚起规模很大的发展基金。
刘志彪说,类似的做法还有很多,比如在都市圈牵头建设一体化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统一的轻轨体系等等,都可以推进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吴先满则建议,可以借助长江经济带战略,探索设立总部在南京的长江经济开发银行。
发挥好科技创新优势:
找准几个关键方向和产业进行集中突破
专家们一致认为,科技创新优势是南京最大的优势。对接国家战略,必须发挥好这一“特长”。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徐康宁说,南京要打好创新、开放和生态这“三张牌”。“如果能在这三个方面取得突破,一个新南京将呼之欲出”。
徐康宁说,南京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与深圳、杭州等地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有不少差距。不能认为南京的科教资源相对集中,科技创新就会水到渠成。其实,关键的难点在于打破体制机制的约束,让科研和技术创新这“两张皮”真正结合起来。
他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对南京的现状进行一次梳理,看看南京在哪些领域具备关键技术、关键人才,找准几个有条件、基础好的关键方向和关键产业,集中突破。在他看来,全面撒网反而成效不大。找准几个方面,抓三五年,便可抓出成效。
利用好枢纽地位:
与国外10万吨级港口搞好“结盟”
交通枢纽优势是南京的另一大优势。围绕发挥枢纽地位,专家们提出了意见建议。
中科院南京地理所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陈雯认为,-12.5米深水航道工程的实施将把南京港变成真正的海港。要迎接这个重大机遇,南京港要与我国周边国家的10万吨级海港做好“结盟”,建立航线,加强贸易联系。
省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田伯平认为,发挥好枢纽地位还要充分利用空港。应该考虑增加禄口机场的基地公司,在建设好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充分增加运力。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涛说,打造海港,关键靠两招,一招是配套,一招是软件。目前,南京港公水联运做得较好,但铁水、水水等多式联运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软件方面,还要拓展近洋、远洋航线,积极引进运输企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