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中国企业正在加快进军海外市场。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在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一周后,《第一财经日报》记者5月14日从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获悉,该公司与上海电气、东方电气、金风科技、英利集团等中国企业一起组团,赶赴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推介中国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优势和竞争力,以便在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中,扩大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
值得关注的是,更多央企正在进军海外市场。
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要求央企要积极参与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周边“互联互通”、非洲“三网一化”等战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分食政策红利。她说,要以高铁、核电、特高压、4G、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为依托,带动国内装备、技术、标准、服务、管理出海。
中企军团探险“一路一带”国家
记者了解到,推介活动期间,中广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工业公司(下称“哈原子能工业”)签署了《开发清洁能源合作谅解备忘录》。这被认为是标志着中哈双方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
哈萨克斯坦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而能源作为中哈双方合作的重要领域,双方合作时间长、基础稳固,特别是哈方的资源优势和中方的技术设备优势形成互补,有利于形成强强联合的双赢局面。
哈萨克斯坦在铀矿、风能、太阳能、水电等领域拥有丰富的资源储备,发展清洁能源的优势得天独厚,发展战略清晰明确,提出在2030年前实现“绿色经济”转型构想,这为中哈双方进一步扩大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广核与哈原工有着多年的合作历程,被视为中哈两国企业间合作的典范之一。哈萨克斯坦铀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而中广核是中国最大的核电运营商和全球最大的核电建造商,双方的合作正是从铀资源开发开始的。
中广核与哈原工已经在几年前即成立了海外铀矿开采合资企业——谢米兹拜伊铀有限责任合伙企业,共同开发哈境内两大铀矿,为中国核电发展所需的铀资源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在铀资源合作的基础上,中广核与哈原工不断加大合作的深度和广度。2014年12月14日,中广核与哈原工签署了关于扩大和深化核能领域互利合作的协议,双方计划在哈萨克斯坦建立合资企业生产核燃料组件。中广核与哈原工拟合资建设的核燃料组件厂也纳入了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2014年的国情咨文。
在推介活动期间,中广核重点推介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东方电气和上海电气重点推介了其电力装备制造和技术服务能力,金风科技和英利集团分别推介了其在风电和光伏电站领域的制造和服务优势。
央企抱团出海
这五家企业均是国内同行业中的巨无霸,被视为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主力军之一。“我们愿与哈萨克斯坦合作伙伴一起,通过互利共赢的方式,进一步拓展在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领域合作。”中广核总经理张善明在推介活动中表示。
推介活动同期,中广核还牵头举行了“哈萨克斯坦-中国‘发展清洁能源’合作研讨会”。而记者从中广核了解到,5月15日,中广核还将与哈方有关企业举行清洁能源圆桌会议。来自哈萨克斯坦能源部、哈原工、哈方有关企业,中国驻哈萨克大使馆、五家推介中企业等中方机构的代表参加了上述活动。
中国企业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4月28日,中国电建与华能集团、东方电气集团三方联合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三方共同表示,将在海外及多项业务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中国电建董事长晏志勇、华能集团总经理曹培玺、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王计出席签约仪式。三方最后在《战略合作协议》上签字。它们“希望充分发挥三家企业在投资、建设、供货的独特优势,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生命共同体,实现各自的发展战略目标”。
“这对于我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对此,我们充满期待。”上述集团中的其中一家集团内部高层此前本报向记者表示,“海外的市场太大了,竞争也很激烈,而我们三家集团联合在一起,将使得我们在海外竞争时变得更强大。”
黄丹华在2015年4月表示,央企要紧紧抓住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优势产业“走出去”。与此同时,她鼓励央企“要加大联合出海力度,同行业企业要学会以资本为纽带联合走出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积极以业务为纽带‘抱团’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