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15日在中国自贸区与开放新阶段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创造和平共荣的国际环境,对于中国来说,这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讲,这也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他指出,从二次大战以后的发展实践来看,真正发展成功的经济体都是抓住了国际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国际转移的窗口机遇期。“中国现阶段相当于日本60年代,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要往外转移,谁要是能够抓住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期,谁就可以快速发展。”
林毅夫认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战略时,是很好的把中国的比较优势跟其它发展中国家的需要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包括亚投行受到很多国家的响应的根本原因。“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足够让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都开始进入到工业化、现代化。”
不过他强调,“一带一路”受到国际社会欢迎,“中国有外汇储备是一个原因,但这不是主要原因,而且不是唯一的原因。”他指出,除了有外汇储备,中国在工程援建上面的力量是国际上最强的,而且提升得非常快。2000年的时候,中国国际工程承包是100亿美元,2014年这一数据是1400亿美元,增加了14倍。同时,中国不仅有工程援建的能力,在建材行业等领域存在富余产能,而且这些产能实际上是很先进的,都是这些年刚刚建立起来的新的产能。“在这种状况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以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作为抓手,我们是能够作出这个承诺的,一方面我们有3.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我们是拿得出这个钱,而且这个项目只要设计了,我们是有能力去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