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和国际铁路的建设,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可缺少的环节。“一带一路”不能分开来看,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互为补充、互通互联的整体物流网络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和特点,组成适用于一体化经济带的物流通道基础,也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带一路”不是独立的两条走廊
“一带一路”不是独立的两条走廊,而是亚欧一体化经济带的两个侧面,并且是相互关联的侧面。只有把“一带一路“交联贯通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带内的经贸发展。
在我国铁路的发展规划中(包括“十一五铁路规划”“十二五铁路规划”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都策划了连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铁路,即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的中缅铁路、中巴经济走廊的中巴铁路。这两条铁路建成后,将形成“一带一路”的交联贯通。成为有着便利物流网络的一体化经济发展地域,可以更好地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我国铁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东部沿海港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内地的货物衔接运输,即海铁联运。为此我国铁路主管部门十分重视,颁布了多项支持海铁联运的措施和规章。
其次,在中国铁路建设规划中,策划了自内地铁路主干线(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主干道)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枢纽点衔接的国际铁路通道。如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主通道、自昆明到缅甸实兑港的中缅铁路,中巴经济走廊的主通道、自喀什到巴基斯坦瓜德尔港的中巴铁路。这两条国际铁路把“一带一路”连接起来,构成了丝绸之路亚欧大陆的完整经济带。
再次,有配合海上丝绸之路到欧洲运输,协助欧盟国家建设中欧陆海快线。通过这条路径中国货物抵达欧洲,缩短了运输时间,降低运输费用。将充实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使亚洲、欧洲乃至更广范围内的世界经贸融合和发展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最后,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我国和东非与阿拉伯地区的物流通道。这些地区是能源资源的富集地,也是我国制成品的市场。李克强总理今年5月与东非诸国签署了中国援建铁路协议。投资达亿美元。东非铁路建成后,形成东非经济共同体。既促进了东非诸国的经贸交流,又开发了我国的资源基地。同时形成以我国经济为主导的一体化经济带。
中国铁路在克服东部铁路运输运力紧张的困难下,大力支持海铁联运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两点措施就是建立与港务局联营的“港站”和开行直达港口的“五定”(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班列,并与港口、海关、商检紧密配合协商,做好海铁联运集装箱的快速过关、装船。
“一带一路”通道所提供的最大优势,就是速度和安全。如何连接我国内地(包括大西北地区)发展和欧洲的快速运输,提高铁海联运的良好衔接成为关键环节。“铁路港站”“五定班列”是发展海铁联运的关键,目前,青岛、天津、上海等“铁路港站”的建设和“五定班列”的运营使海铁联运的优势得到初步体现和发挥。
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是我国东部沿海港口。改革开放后,随着外向型经济的高速发展,各港口的海运集装箱运量也在迅速上升。但作为我国主要运输形式、特别是在西部开发中的主要运输手段的铁路运输,在海铁联运中所占份额还是太少,一直保持在2%~3%左右。比起欧美发达国家港口的20%~30%的海铁联运量,实在是太少了。
随着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铁道部颁布了《五定班列货物运输暂行办法》。“大力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成为铁路“十一五”期间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发展铁路集装箱班列运输和建设集装箱中心站(包括和港务局合办的“港站”),成为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基础。
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随后在大连港、塘沽港、宁波港、黄埔港、连云港、青岛港、营口港、厦门港、深圳港等东部大型港口,与港务局方面合作建立了“港站”。港务局和海关、商检等有关部门也给予了大力配合。这样形成了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的无缝衔接,大大提高了铁海联运的效率,缩短时间、减少费用。
但要充分挖掘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的优势,仍需优化我国沿海集装箱干线港的进出口国际集装箱班列开行方案,形成集装箱海铁联运快捷运输通道;实现港口、货代、船代等单位的合作,在组织出口货源的同时,积极组织进口货源,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战略联盟;加强与集装箱多式联运相关的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争取最大限度地简化货物申报、查验、征税、结汇、退税手续,缩短集装箱停留时间,提高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实现铁路、公路、水运密切配合,基本形成以沿海、沿河港口为节点,以铁路内陆车站为辐射,以公路运输为喂给,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优势的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实现班列的无缝对接;加强港口水运和铁路的集疏运系统建设,发挥沿海港口衔接多种运输方式的枢纽作用,体现综合运输、系统化运输的布局原则。
要构成一个完善、通畅的集装箱多式联运体系,实现无缝衔接,形成高效的国内、国际间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海铁联运是最关键的环节。只有切实构建有效、高效的海铁联运体系,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集装箱运输优势,实现集装箱运输业又好又快发展。
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中缅铁路和中巴铁路两条国际铁路将把“一带一路”连接在一起,形成环亚欧大陆的物流网络,对于一体化经济带的形成和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的物流基础设施。但这两条铁路的修建,必然触动地缘政治势力,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挤压,需要有相应的对策和方法。
中国铁路为适应服务快速的国民经济发展,在国际铁路发展规划里已经策划了多条国际铁路通道。在“十一五铁路网规划”“十二五铁路网规划”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都对国际铁路通道作出了前期调查策划。
在上述规划中,有两条铁路正是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渠道,即自昆明经瑞丽到缅定实兑港的中缅铁路,和自喀什经红旗拉甫到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中巴铁路,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两大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的物流主通道。这两条国际铁路通道把“一带一路”连接起来,构成了丝绸之路亚欧大陆的完整经济带物流,是十分重要的连接通道。
中国至缅甸国际通道,国家发改委已经正式批准建设大理至瑞丽段铁路(大瑞铁路),全长325公里,总投资为153亿元。工程完工后将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并连接缅甸铁路网配合实施东盟国家提出的“泛亚铁路西线”方案,即泰国曼谷?班塔通纳?缅甸耶城?仰光(勃固)?腊戍?中国瑞丽?昆明。这条铁路建成后,向西继续通过孟加拉国进入印度,最终形成“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基础物流通道,同时也开辟了绕过马六甲海峡和南海的重要能源通道。
中巴铁路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核心项目,起点在中国新疆的喀什(现在喀什到和田铁路已经修通),通过红旗拉甫口岸,终点则在巴基斯坦西南港口城市瓜达尔。中巴铁路基本是沿喀喇昆仑公路的线路修建的,但在翻越喀喇昆仑山脉时,自然条件极为艰险恶劣,经常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不仅铁路建设要耗巨资,建成后铁路的维护成本也将十分高昂。这条全长2000多公里、贯穿巴基斯坦全境的中巴铁路一旦通车,中国将增加一条通往中亚的重要战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