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以“聚焦一带一路,展示江海风采”为主题的2015中国南通江海国际博览会开幕。引人关注的是,包括东盟前副秘书长、东盟国家驻华使节、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等高官在内的50多名“海上丝路”风云人物会后专门聚会一处,共商双向对接事宜。其间,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与南通市政府签订《中国-东盟建筑行业合作委员会筹备备忘录》。
南通与东盟签定的最新合作协议,只是江苏各地频繁深度对接东盟的一个缩影。扬帆“海上丝路”,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上江苏,正在加速向蓝海挺进。
5000亿蛋糕
“第一市场”凸显第一机遇
“5000多亿美元的贸易,1000多亿美元的双向投资,正成为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第一大市场和双边最大贸易伙伴之一的东盟,机遇多多,让人没法不心动!”恳谈会上,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透露,“海上丝路”涉及的东盟10国,与我国经贸往来持续升温。据预测,到2020年,双方双边贸易将突破一万亿美元,双向投资超过1500亿美元。
“江苏不仅经济发达,且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与东盟合作前景十分广阔。”受聘担任南通市政府东盟商务高级顾问的东盟前副秘书长、中国-东盟商务协会主席普斯巴纳丹,说到江苏和东盟的关系时一连用了几个“热”:在“海上丝路”,江苏和东盟间的贸易航线越来越热;在东盟,遍地都能看到江苏建筑企业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在江苏,东盟投资热情越来越高……
许宁宁说,随着中国打造“海上丝路”重大战略举措密集展开,给东盟与包括江苏在内的中国各地合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为实力强大的江苏建筑铁军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资源丰富,处于工业化初期,为江苏加快制造业优势产能转移提供了更多空间。”
对此,南通市市长张国华深表赞同,“现在,东盟已成为南通境外投资的第一大目的地和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目前,南通对东盟投资项目52个,协议投资10.36亿美元,占南通境外投资总额的49.6%,占江苏省对东盟投资额的30%以上。
创新转型
换个脚步走向东盟
“眼下确实是企业‘走出去’的最好机遇,但不能盲目跟风,必须创新转型。”南通盟生鞋业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周扬介绍,该企业选择到缅甸投资办厂,今年初一下子获得日本知名家居销售企业优衣库400万双家居鞋的大订单。
换个步伐走出去,苏企为全国探路。目前,江苏-东盟双方合作领域正从传统劳务输出和简单贸易向工程承包、项目投资、园区开发等新兴领域拓展。
如皋双马化工在印尼东加里曼丹岛投资2.5亿美元,兴建面积20万公顷的种植园,建设集木材开发、农业种植等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目前,已有10多家企业进驻园区,成为江苏首家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而由无锡红豆、光明等4家民营企业联合创建的跨国经济特区——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如今已有中、日、法、美等国81家企业入驻,其中58家投产运营。
“扬帆海上丝路,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主动变换脚步。”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参与“一带一路”的各领域各环节,积极探索对外经济合作的新途径、新机制,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我省下一步将沿着“一带一路”换个脚步“走出去”。其重点放在调频换挡上,引导“走出去”从做生意向做产业、做投资、做园区转型。
推动“走出去”步入蓝海
“开辟海上丝路新航线,亟需各级政府主动设置‘航标灯’,为往来船队把好舵、导好航,引导‘走出去’步入蓝海。”许宁宁认为,江苏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江苏应该先期谋划如何把“交汇点”打造成创新“走出去”的“制高点”,为全国对接 “一带一路”领跑导航。
记者注意到,与专家建议不谋而合的是,我省在这方面早已迈出探路步伐。
去年底,省政府印发《关于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进一步做好境外投资工作的意见》,从引导境外投资、产业转移、合作共建园区等4个方面明确了今后“走出去”的主要方向。其中,引人关注的是,与以往相比,新出台的政策在创新力度上实现历史性突破,探索设立“一带一路”基金,鼓励江苏企业加快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布局和集聚发展,特别是重大项目的布局。
去年以来,江苏对接东盟呈现向纵深推进新态势。截至目前,江苏与东盟双边贸易超过300亿美元,东盟对江苏投资310多亿美元,江苏对东盟投资达27亿美元。东盟已成为江苏“走出去”的重要港湾。
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政策护航让企业漂洋过海“走出去”走得更快更远。专家表示,境外经贸合作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是江苏企业下一步“走出去”的主要抓手,各地继续推进示范园区等载体和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争取形成项目示范效应,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苏企“走出去”打开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