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加强区域合作、繁荣区域经济的伟大战略构想,中国正在全力推进的“一带一路”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与沿线国家在经贸合作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使得“一带一路”成为本土衍生品市场关注的“新焦点”。
经贸合作是联系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纽带”之一。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1年至2014年,中国与沿线64个国家的贸易额年均增速达到22.2%,高于中国外贸平均增速4.4个百分点。同期,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也由16.2%增长至26%。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强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中,“全面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水平”被列入六大任务之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将带来中国与相关国家外贸、双向投资,以及证券等投资的快速增长。
但她同时表示,沿线国家货币年波动率普遍超过8%,远高于人民币汇率约3%的水平。“一次反向波动就有可能侵蚀出口企业一年的利润。这意味着汇率风险将对相关外贸业务形成显著影响。”张承惠说。
“一带一路”需要“富有深度”的外汇衍生品市场。刚刚闭幕的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这成为包括张承惠在内诸多学界和业界人士的共识。
数据显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的10种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期货,涉及“一带一路”沿线的6个国家货币。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61个经济体有效指数中,也有16个处于“一带一路”沿线。
但与此同时,除新加坡和韩国之外,“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的外汇远期市场规模偏小,中亚、西亚部分发展中国家没有外汇衍生品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也在场内外汇衍生品领域处于“空白”状态。
“有必要在中国建立有管理的‘一带一路’国家货币期货市场。”对外经贸大学校长助理丁志杰教授说。在他看来,这个市场的交易规则设计应充分考虑相关国家的汇率安排和外汇管理,从而实现在“利他”的基础上“利己”。经济学家们也纷纷表示,建立本土的外汇期货市场可以积聚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为企业提供避险工具,从而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助力、护航。
事实上,“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本土衍生品市场带来的机会并不仅限于管理汇率风险。
几天前,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刚刚就共同建设离岸人民币金融工具交易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中欧国际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投入运作。
中金所董事长张慎峰透露,在“一带一路”号召下组建的这个平台,除了交易人民币债券、股票及A股ETF产品外,还可能陆续推出以人民币标价的各种证券和衍生产品。
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宋安平表示,将以原油期货的上市为突破口,打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者和境外经纪机构参与境内市场交易的通道。此外,可根据沿线国家的资源特征和生产、消费特征,探索在境外设置保税交割仓库。
郑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张凡则表示,在境外投资者“走进来”参与中国衍生品市场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境外挂牌合约和结算价授权等方式,让本土衍生产品“走出去”。郑商所旗下的PTA和甲醇等品种,被视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相关合作的重点产品。
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大宗商品资源丰富,与中国内地商品品种关联密切,资源互补优势明显。“区域间期货市场加强合作和协调发展有助于增强区域经济粘合力,加速实现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进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实现相关各方互补共赢。”姚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