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4日在澳门举行,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张向晨在当日的论坛上表示,“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景广阔,中国与沿线国家正展开广泛的互利合作。
张向晨表示,目前,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丝路基金已经顺利启动,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在稳步推进。这些早期收获向我们展现了“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我们欢迎沿线国家和亚洲国家积极参与,也张开臂膀欢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举。”
他介绍称,2014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91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424亿美元,业务遍及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在铁路、电力、通信、建材、工程机械等行业具有比较优势,可灵活采取投资、工程建设、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广泛的互利合作。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发展迅速。2014年中国企业在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新签合同额16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32亿美元。2014年7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拉美,见证了多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签署,并表示中国将正式实施100亿美元中拉基础设施专项贷款,并在这一基础上将专项贷款额度增至200亿美元,将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基础设施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此外,中国与非洲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的互利合作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2014年中国企业在非洲国家新签合同额75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30亿美元,分别占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总量的39%和37%。中国企业在非洲国家承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项目,改善了当地的社会发展条件,满足了当地居民生活的迫切需要,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时期,中国将进一步加强与非洲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同非洲国家建立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伙伴关系,继续鼓励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非洲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
张向晨表示,中方愿与非方合作建设非洲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和区域航空网络,促进非洲大陆互联互通,并愿意提供金融、人才和技术支持,毫无保留地与非洲国家分享先进适用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他还表示,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基础,不仅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和便利,也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有效手段。他同时建议,创新融资模式,大力推动PPP等新业务模式的发展。加强多双边合作,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
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于2010年创办,以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为专题。本届论坛以“区域经济融合助推国际基础设施新发展”为主题,探讨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给国际基础设施带来的机遇、挑战和合作模式的创新等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