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详细阐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重点和国内各地开放态势,提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是建设的优先领域。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进入落实阶段,结合亚投行的启动,低迷已久的大宗商品也有望迈出下行通道,走向全面复苏。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连接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
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定位于“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沿线53个国家、94个城市,涵盖中亚、南亚、西亚、东南亚和中东欧等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覆盖的总人口46亿(超过世界人口的60%),GDP总量达20万亿美元(约全球1/3)。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据预计2015年国内“一带一路”投资金额或在3000亿至4000亿元左右。
由于“一带一路”周边的多数国家近年经济增长乏力,这些国家的基础建设相对落后,对大宗商品的需求较大,“一带一路”和亚投行这些国家层面战略一旦全面推进,对于持续低迷的大宗商品将注入一针强心剂。从短期来看,“一带一路”这一战略对大宗商品市场带来的利好不会太明显,这一战略的实施可能会使国内与基建行业相关的商品价格回暖,但短期内对大宗商品需求的推动力不大,国内大宗商品产能过剩的格局短期也难以得到有效化解。但从中长期看,这一战略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发挥作用。“一带一路”有望缓解国内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过剩产能压力,盘活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扩大地区的政治经济影响力。
“一带一路”战略将有助于扩大外需,化解国内产能过剩的窘境。“一带一路”周边大部分国家近年经济增长放缓,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硬件设施。这些国家的基础建设相对落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经验丰富,部分领域甚至存在产能过剩。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房地产基建不景气,国内不少基建相关行业均处于明显的产能过剩状态。“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需求能够很好的消化国内的过剩产能。“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齐鲁商品交易中心认为,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大量建设用的金属和工业原料等大宗商品,更重要的是建成后将打通中国和西亚、中亚甚至欧洲的运输通道,西亚、中东都是农产品、工业原材料等的需求国。而本轮大宗商品低迷行情的根源,就在于全球需求不振,供应过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望充分改善供需矛盾的格局,带动大宗商品全面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