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打开的“筑梦空间”,为河口跨合区建设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河口有着厚重的地位和价值凸现点,这个被群山环抱、地处云贵川海拔最低点的边陲小城,却处于中国—东盟两大市场的结合部,处于走向东南亚的重要通道上,是中国昆明、越南河内两大城市辐射的交汇点、我国陆路通往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门户、南下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便捷通道。
在河口坝洒跨合区核心地段,跨合区工作人员龙立军介绍着眼前的场景。这里,土地平整工程已初见成效,被推土机抹平的黄胶泥散发着芬芳的土腥味,偌大的平整出的土地向四周辐射开来,形成了跨合区总面积22平方公里的围网区,而围网区将由未来建成的中越公路大桥连为一体。穿过红河,遥遥望去,是越南老街省的巴刹县,那里也是一副移山填水的场景,大大小小的车辆来往穿梭于河岸,机器轰鸣的声音和人们劳作的呼号声传至耳畔。
30岁的龙立军2012年从云南大学毕业后考上公务员来到河口,这个来自湖南邵阳的小伙子,外表斯文腼腆,说话有条有理。由于大学里学的是国际经贸专业,他认为只有到了河口这个极具对外发展潜力的城镇,才能使他的专业有用武之地。事实证明,龙立军的选择是正确的,在不长的工作时段里,他就爱上了河口,爱上了自己的工作。
2014年4月19日,跨合区经过曲折坎坷的设想、探索、调研、规划,终于在坝洒举行了启动仪式,这标志着跨合区建设进入了实质阶段。在河口滨河路中段一间50多平米的办公室里,龙立军和四五位同事日夜兼程地忙碌着,办公室墙壁上张贴着“请不要大声喧哗”的标语,办公桌上堆着厚厚的书籍资料,所有的人都坐在电脑前专心致志地写材料,画图纸,联系业务,计算机键盘的敲打声此起彼伏。龙立军也不例外,除了写材料,报信息,还需时常去越南洽谈业务。
对于跨合区的功能定位,龙立军这样介绍:充分发挥跨合区在包昆河海(越南海防)经济走廊发展中的引擎作用,结合河口的边贸基础,积极发展产品展贸、保税物流、跨境旅游、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国际分销、全球逆向维修等服务贸易,打造中国边境重要的服务贸易示范区等等。然而,龙立军最大的梦想,是把跨合区规划中的一章一节,都变成活生生的现实。他及他的同事们希望,跨合区486公顷的建设用地能全部划批,跨合区至蒙河铁路河口火车北站连接线路能尽早贯通,中国坝洒至越南巴刹跨境公路大桥能尽早架通……
值得欣喜的是,跨合区重点工作中的坝洒至河口一级公路改建工程,正在大力修建之中。在这条全长17公里的路段上,到处都是机器轰鸣和劳动者拼力劳作的战斗场面。大型的挖掘机、轧路机来来回回,挥动铁锹、光着脊梁、搬运石块的农工们被洒得黑红黑红,甚至是妇女们也加入了这场改天换地的战斗。在道路边坡治理工地上,七八个妇女在细雨中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拱成一架人梯,用手递着水泥桶,身体站成一堵墙,形成一副天人合一的劳作画面。
与龙立军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吴朦,是这里最年轻的90后小伙。吴朦家在河口蚂蝗堡农场,是土生土长的河口孩子。吴朦2013年从广西师范大学毕业后就回到家乡创业。吴朦在大学时学的是国际贸易学专业,熟稔电脑,精通图纸,来到跨合区管委会工作,如禾田逢甘露,样样得心应手。平日里,这个青春洋溢的年轻小伙,热爱运动,热爱生活,正如他所经历见证的跨合区建设一样,充满无尽的活力和希望。
在跨合区建设这个宏大的家国工程中,许许多多的工作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说征地拆迁工作,常常会遇到绊脚石和烦心事。负责跨合区国土规划的老职工杨建鹏已经51岁了,他常年跟“土地”打交道,几乎天天在外面跑,冒酷暑,顶风雨,走乡串寨,给老百姓讲政策,搞调节,说好话,起初被不理解的人“责骂”是常有的事。然而,老杨从不放弃,他说啥工作都要人做,他始终带着真情感化人,也慢慢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配合。这几年老杨高血压比较严重,但他始终鼓着一口气,那就是早日把跨合区建好运转起来,让河口走向更广阔的发展路子,这也是他今生最后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