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的发展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发展,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5月30日,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为民在由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小康》杂志社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中国西部全面小康论坛上指出,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一带一路”战略将重点延伸到中西部广大地区,西部地区又迎来了扩大开放、实现赶超的重大发展机遇。
“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一带一路’战略将重点延伸到中西部广大地区,西部地区再次迎来了扩大开放、实现赶超的重大机遇。但同时也要看到,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水平仍有相当差距,西部地区全面小康建设任重道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作题为“中国西部全面小康建设的国内外形势”主旨演讲,他表示,西部地区是我国区域发展的短板,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而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特别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无疑提供了一个历史发展新机遇,必须深化西部大开发,为实施‘一带一路’规划增添强大助力,促进西部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紧紧拥抱‘互联网+’” 对于中西部小康社会建设和西部发展来说,拥抱‘互联网+’是一个大好机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广告主协会会长侯云春在会上发表了主题为“发挥互联网+在西部全面小康建设中的杠杆作用”的演讲,他认为,西部发展机遇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互联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西部地区和中东部,甚至和世界发达国家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西部以前主要是交通和通讯闭塞。“互联网+”可以在西部闭塞的地方,使企业、工业可以和全球的大生产、大流通联系起来。“互联网+”可以给西部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一个有利的杠杆,撬动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还有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改进。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在会上作了题为《生态在西部全面小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主旨演讲,他认为,西部地区要实现小康建设和生态的平衡发展,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西部小康是中国实现小康当中的短板。尽管近几年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城乡收入比例缩小,西部经济发展保持了比较好的势头,但由于历史欠债问题,西部经济发展还存在产业落后、人才匮乏等问题。第二,开发方式粗放,造成了生态破坏。生态破坏带来恶果,例如生物多样性消失、水污染、植被减少、气候变差等等,已经影响到人类生活。所以,西部地区下一步的发展一定要提高生态保护意识。第三,实施生态红线管控,即设定资源消耗、严守环境质量体现、制定生态保护制度。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保住青山绿水才是保住了金山银山。所以,生态红线控制,是西部小康建设和保护生态平衡的最好方式。
“西部最重要的是农业经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是基础性的标准,西部农村奔小康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刘明国在作题为“新常态下西部农业农村经济的后发优势”主旨演讲时指出,西部是中国农业的战略城市,国土资源广阔,物种资源丰富。可以开发利用的空间比较大。新世纪以来,农产品发展的趋势,西部增长明显高于东部,西部是我国未来农业的重镇或者是腹地。西部地区要积极、主动发展农业,把农业作为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