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西部山脉。在玉山山脉以西,南北走向。北起鼻头角,南到高雄附近,全长250公里。大部分为新第三纪砂岩、页岩组成,为年轻褶皱山地。平均高度2000米。最高峰阿里山(又名塔山)海拔2484米。为著名风景区,有铁路可抵阿里山麓,因登山公路的修建完成,交通更为便捷,森林茂密,为台湾重要林区之一。
由于大断层通过阿里山山脉的东侧,造成了东坡陡、西坡缓的地势;也因地底分布许多断层和褶曲等地质构造线,造成这里的山地和丘陵区广大(如斗六丘陵、嘉义丘陵、新化丘陵等),以及可能发生大地震的潜在地质灾害。
阿里山山脉的岩层大多是由地质年代较年轻的砂岩、页岩和砂页岩互层所组成;而位于东方与阿里山山脉平行的玉山山脉,其组成的岩层地质年代却较老。所以,有些学者依据这两条平行山脉在组成岩层地质年代上连续的特性,和两条山脉之间有多条大断层的地质证据,认为阿里山山脉原本位于玉山山脉之上。后来受东方板块的挤压,造成原本相连的两条山脉发生断裂。上方较年轻的岩层断裂后,往西滑动,形成了今日的阿里山山脉,下方较老的岩层则成了玉山山脉。
人文传说
阿里山山脉,为曾文溪、八掌溪、清水溪三大河流发源地。据说昔日在达邦(嘉义县阿里山乡一村)有一名男子名叫“阿巴里”,此人极为剽悍勇敢以打猎为业;又称狩猎地区首领名叫“阿里”,遂将此打猎区称为阿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