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于杭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茶业博览会“一带一路”与茶研讨会上,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是复兴中华茶文化、提振茶产业的重大历史机遇,要让茶和茶文化真正成为连结“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桥梁、纽带。茶叶自古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重要商品,茶文化也一直是中华文明传播于全世界的重要象征。
“在随着古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传播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茶叶与全球许多国家的本土文化结合衍生出新的茶文化形态,如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等,改变了许多国家国民的生活方式。”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说。
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2014年全球茶叶产量达502.6万吨,其中中国198万吨、印度118.5万吨、斯里兰卡33.8万吨,“一带一路”地区重点产茶国产量占全球总量超80%。
同时,2014年全球茶叶出口总量达182.5万吨,其中斯里兰卡出口31.8万吨,中国出口30.1万吨,而全球茶叶进口总量位居一二的俄罗斯、巴基斯坦也均在“一带一路”地区。
此外,中国2014年出口到“一带一路”地区的数量为7.15万吨,同比下降9.79%,出口金额2.74亿美元,同比增加3.7%,分别占中国茶叶出口总量和总金额的23.7%和21.5%。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茶业可谓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毛立民认为,“一带一路”涵盖全球44亿人口,该区域又是全球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地区,这其中就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人口红利。随着国家围绕“一带一路”不断推出措施消除投资贸易壁垒、提升通关便利化,“一带一路”区域内开展茶叶贸易将持续获得政策利好。
周国富表示,在“一带一路”新机遇下,中国茶业一定要认真研究全球市场需求、积极转型升级。
“虽然名优茶存在局限性,但原料茶、大众拼配茶成本低、适应性广,这个巨大市场我们一定要把握住。”他说,“像欧美地区喜欢花果香的调制、拼配茶,中东非洲地区喜欢加糖、加香料的大众茶饮,如果中国的茶企能有针对性地研制开发,就能从巨大的大众茶市场获得可观的发展空间。”
毛立民认为,中国茶企必须注重龙头企业的培养和发展,并适时转变传统的产品结构和贸易模式。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走出去”,尝试到国外建立茶叶基地,降低成本、丰富品种而更有针对性地把握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可参照日本等国的经验,着力提升茶业深加工能力,将产业链延伸到保健品、化妆品、药品、日化用品等健康产业领域,进一步挖掘茶叶的丰富价值。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茶业发展一定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平台优势,增强开拓国际茶市场的能力,同时也要秉承“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茶业发展要以中华茶文化为引领,弘扬‘清敬和美’的当代茶文化核心理念,不断提升中国茶美誉度和影响力,让茶与茶文化成为‘一带一路’地区人民相知相交的桥梁、纽带。”周国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