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但是围绕这一战略,国际社会也产生了颇多解读。特别是一些美国官员、学者认为该战略可能成为中国与美国竞争的工具。那么中国如何做,美国人才能认可“一带一路”战略?
在浙江义乌参加“2015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国际论坛”的间隙,大公网记者严雪邂逅美国智库“全球策略信息”华盛顿办公室主任威廉•琼斯,与他交流了“一带一路”等相关话题。
整体上,这位美国NGO的学者威廉•琼斯对“一带一路”颇为认可。他解释说,当前世界面临了许多风险,比如乌克兰问题和南海争端,但“一带一路”构建了全人类的未来,对未来是很好的指引。
在他看来,这一战略是全球范围内的,并不只是局限于“一带一路”沿线,而是涉及到拉美、非洲、亚洲。
对于美国“一带一路”态度的分析,威廉琼斯似乎显得颇为遗憾,“习近平给全世界发出了邀请,可是遗憾的是,美国还没有加入‘一带一路’的行动。与此类似的还有亚投行方面,美国至今依然保持沉默。
在我看来,美国可能还是旧的思考模式,担忧中国强大。但是我觉得最终来讲这是人类发展的新方向,大家都是认可的。”由此,威廉•琼斯鼓励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和中国在“一带一路”等项目上开展合作。
不过,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却对此并不看好。他表示,这是非常理想主义的想法。而现实主义的看法是,“一带一路”会加剧中美对抗。“看看亚投行,还没有运作,美国就让体系部分解体。如果有一天,人民币大量进入‘一带一路’战略,美元不就多出来了吗?多出来之后,美元怎么办……所以这些问题,有些是中国认为是奔着合作去的,但是美国会觉得这种合作是挑战。”
“比如南海,一直在折腾,现在双方又妥协了。所以,只要在‘一带一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美国无能为力改变这个趋势的时候,他才愿意合作。如果‘一带一路’到处是毛病——动乱、动荡,哪个国家和中国关系出问题——美国不可能和我们合作,只会找到更多的理由制造问题。所以我们的任务是,在每个‘一带一路’的结点上,制造成功的案例。成功的案例越多,美国合作的可能性越大。”
在论坛结束后黄仁伟接受大公网记者专访时强调,其实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一带一路”的规划期,在沿线国家规划了几百个项目,但是2020年前只是“点”,2030、2040年后可能连成“线”,还形不成“面”,真正达到预期的“宏伟效果”要几十年以后。
所以现在世界各国急切希望在这个战略中拿到“好处”,还是操之过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