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怎样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呢?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魏本华近日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考虑到"一路一带"沿线国家对资金的需求这一现实问题,中国政府将力所能及地提供必要的支持,比如启动基金等,我们用这部分的基金当做种子基金用,来撬动其他方面的资金来源,包括项目所在国自己力所能及提供的一部分资金、其它民间资金等。”
魏本华表示,亚洲基础设施缺口巨大,亚投行是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的有效补充。他说,根据亚洲开发银行和其他机构的预测,在基础设施方面,亚洲所需要的资金大数是一年7300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对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加在一起,粗略地算,也就是每年400亿美元的样子。所以,可以想象,7300亿减去400亿还余6900亿美元,这是非常大的缺口。”
魏本华称,每年6900亿美元的缺口意味着亚投行对现存的国际开发机构,包括区域性的开发机构是一个补充的机制,而不是像某些人所批评的那样对世界银行或者是亚洲开发银行是一个竞争或者冲击。亚投行专注基础设施投资,而基础设施投资只是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全部贷款里面的一部分,他们同时还担负比如在环境方面、社会部门、教育卫生等等其他方面的投资。“所以,我们可以理直气壮而且合理地说不存在竞争的问题。”
魏本华说,中国政府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肯定会考虑到“一路一带”沿线国家对资金的需求这个现实问题,将力所能及地提供必要的支持,比如启动基金等等。任何一个比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总需要政府或者是国际机构投入一部分所谓启动基金,用这部分的基金当做种子基金用,来撬动其他方面的资金来源,包括项目所在国自己力所能及提供的一部分资金来源。同时在资金动员方面也强调尽可能地使用所谓PPP机制,即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共同运作,这样使得双方合作更加紧密,第二方面,也调动了民间的私营部门的积极性,他们也可以搭上政府的快车,形成大家共赢的局面。这对项目接受国绝对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魏本华最后指出:“亚投行主要对基础项目设施进行投资,当这些项目接受国通过项目投资,完成了基础设施总体的环境的改善或者是更高水平的升级换代之后,那么这些国家的总体的经济环境就会得到改善,这样就会更有利于我们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特别是贸易上的往来,这将会为人民币在贸易和跨境投资以及其他方面创造更好的条件,总体来看,一定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这是毫无疑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