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29日举行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启动会暨中央高校专项“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启动会。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熊友才带队的科研队将承担“中国—巴基斯坦雨养农业合作研究与技术开发”,赴巴基斯坦试验和推广旱地节水农业。
地处古丝绸之路上的巴基斯坦是典型的农业国家,农业占该国GDP的21%以上,75%的国土面积位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完全依靠灌溉,俗称“有水就是良田、无水即是荒地”。
“巴基斯坦旱作农业技术应用严重滞后,尤其是以田间微集雨技术为主要特色的栽培技术应用处于空白状态。”熊友才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兰州大学科研队将在巴基斯坦试验研究旱地垄沟覆盖栽培系统,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提高粮食产量,并节水以改善生态。
据熊友才介绍,根据项目规划,中巴两国将共享旱地节水农业技术成果及推广经验,促进科技人才的交流与培养,向丝绸之路国家输出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扩大中国在丝绸之路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此前,兰州大学在肯尼亚成功试验旱地农业技术,即利用垄沟地膜覆盖技术,使主粮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达110%至790%,并有效修复非洲地区生态干旱。
“我们西北地区玉米是春种秋收,而巴基斯坦是7月份播种,11月份丰收。”熊友才坦言,在异国他乡推广生态农业研究面临诸多挑战。“既要面对由国际大环境造成的人身安全威胁,又要面对所处试验站缺水少电、蚊虫叮咬等生活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