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行使货币功能,成为主要贸易计价结算货币、金融交易货币及政府国际储备货币的过程。”6月27日,在西姆集团举办的第二届全球工业贸易投资合作(大连)峰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教授涂永红指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上应该肩负起历史使命。人民币国际化,既是中国面向世界各国提供安全可靠的全球公共物品,也是中国维护国家利益、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新动力(310328,基金吧),已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国家战略之一。“一带一路”建设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口。
具体突破口在哪里?涂永红说,2014年中国外资流入1280亿美元,对外投资1400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海外投资国和全球第三大外资提供国。但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仍停留在较初始阶段,跨国公司尚未形成全球布局,不利于中国的产业转移和过剩产能的消化。中国可通过加大对外投资,帮助“一带一路”国家突破资金瓶颈,有效利用积累的外汇储备,获取更高的海外投资收益。
涂永红认为,中国发起设立的亚投行是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政府多边合作基金,而丝路基金是原有投资基金模式的创新,塑造了金融业的新形态,大宗商品计价结算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主攻方向,基础设施融资机制则可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有效突破口。
在涂永红看来,“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限长,政策风险大,私人资本通常不愿介入,致使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经济稳定增长遇到瓶颈约束。而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效,根据项目性质、融资方式、政府参与程度来确定不同的基础设施融资模式,这样的经验值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借鉴和推广。
涂永红还表示,鉴于中国是“一带一路”建设中金融支持的组织者、资金的重要供给者,人民币应该成为基础设施融资的关键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