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 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这一宏伟战略已被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和 2014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
一、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给古老的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规划了美好蓝图,为亚欧区域合作注入了新活力, 为世界发展繁荣提供了新路径。
(一)“一带一路”建设是续写古丝绸之路辉煌的必由之路随着时代发展, 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他国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 有西汉张骞出使西域的官方通道“西北丝绸之路”;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有西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还有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穿过南中国海,进入太平洋、印度洋、波斯湾,远及非洲、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等。数千年来,各国使节、商队、游客、学者、工匠、教徒沿着丝绸之路四处活动、川流不息,沿线民众互通有无、互学互鉴,逐渐形成了沟通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希腊文明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古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人民共同走出来的。 各国人民排除艰难险阻、跨越万水千山,以极大的毅力和勇气开辟了这条道路。
古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新时代背景下,亚欧国家都面临着转变发展模式、 增强发展动力的共同使命和挑战,需要沿线各国共同建设“一带一路”,使这条曾经创造无数财富、凝聚各国人民友谊的传奇之路重现辉煌,成为惠及沿线各国人民的和平之路、合作之路、共赢之路。
(二)“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主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 60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正在推动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合作倡议, 中国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体系,为亚洲和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空间。 ”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 西部地区积极实施赶超战略,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 ”
“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西部地区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进一步释放开发开放和创新创造活力。
(三)“一带一路”建设是促进亚欧国家共同发展繁荣的必然选择
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践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逐步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更好地推动沿线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促进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给沿线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
“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也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 “‘一带一路’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覆盖约 44 亿人口,经济总量约 21 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 63%和 29%。 ”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把中国的发展与沿线各国的发展对接起来, 把中国梦与沿线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梦想对接起来,让周边国家从中国的发展中获益。
二、 “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
一带一路”建设战略为亚欧国家深化合作勾勒了宏伟蓝图,为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提供了崭新机遇,丝绸之路意识已在各国落地生根, 许多国家将本国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有效对接。
(一)“一带一路”战略受到亚欧国家积极支持和参与中亚国家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2014 年 5 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同习近平主席会谈时表示:“哈方积极支持和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拉动经贸、交通和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等领域合作。 ”同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在同习近平主席会谈时表示:“乌方愿积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促进经贸往来和互联互通, 把乌兹别克斯坦的发展同中国的繁荣更紧密联系在一起。 ”
南亚国家的积极支持和参与。2014 年 5 月,巴基斯坦总统侯赛因在同习近平主席会谈时表示:“巴中经济走廊建设进展顺利,巴方愿为加快实施有关项目提供便利,希望双方加强电力合作。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重要组成部分。 ”6 月,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在同习近平主席会谈时表示:“孟方赞同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重要倡议。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对南亚地区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孟方愿积极参与。 ”
欧盟国家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2014 年 3 月,《关于深化互利共赢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指出:“中欧加强交通运输关系潜力巨大,双方决定共同挖掘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与欧盟政策的契合点, 探讨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开展合作的共同倡议。”
2014 年 6 月,意大利总理伦齐访华期间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富有创意。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标识, 这一倡议再度唤醒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 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加强亚欧各国经贸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是加强东西方文化、政治交流的好机会。 ”
阿拉伯国家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2014 年 6 月,《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指出:“阿方欢迎中方关于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双方愿进一步扩大中阿双边贸易和相互投资,并重点在以下领域积极开展合作: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阿产业合作发展,特别是深化能源、金融、人力资源领域合作。 ”
(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基础坚实
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合作基础坚实。 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 各成员国之间加强了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促进了各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能源、交通、旅游、安全等领域有效合作。 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早期收获。
中国与东盟之间合作基础坚实。 目前,中国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 中国与东盟已签署了 《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等合作文件,建立了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对话合作机制,还正在着力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合作基础坚实。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因为丝绸之路相知相交,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 中阿合作论坛已成为双方在互利共赢、相互尊重基础上深化战略合作的重要平台, 合作论坛已完成了正规化、机制化建设,建立起部长级会议、高官会、企业家大会等 10 余个合作机制,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人文各领域合作。
(三)国内相关省份纷纷制定实施规划方案
陕西提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和桥头堡。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也是现代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陕西要“以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为核心,以构建欧亚立体大通道为基础,以加强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先进制造、科技教育、现代农业等领域合作为重点,紧紧抓住机遇、积极主动作为,深化区域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努力把陕西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物流商贸枢纽、文化科教交流核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高端生产要素聚集区。 ”
新疆提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力军和排头兵。新疆位于亚欧大陆中心地带,周边分别与八个国家接壤,边境线总长 5700 多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交界邻国最多的省区。新疆要充分“发挥亚欧大陆核心地带的地缘优势、四大文明交汇的文化优势、富集的资源优势,利用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加大全方位开放力度,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专稿- - 6理论月刊 2014 年第 11 期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和医疗服务中心,以及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
甘肃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 甘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咽喉要道, 是华夏文明与域外文明交流融合之地, 是连接亚欧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甘肃要“着力构建兰州新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国丝绸之路博览会’三大战略平台,重点推进道路互联互通、经贸技术交流、产业对接合作、经济新增长极、人文交流合作、战略平台建设等六大工程,努力把甘肃省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的黄金通道、 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经贸物流的区域中心、产业合作的示范基地、人文交流的桥梁纽带”。
广西提出打造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门户和新枢纽。 广西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省区, 海岸线1595 公里,与东盟“一湾连七国”,拥有防城港、钦州、北海等北部湾良港。 广西要深度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进一步开拓沿线国家市场,“充分发挥对东盟合作前沿窗口和桥梁作用,加速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面向东盟、走向世界的国际大通道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节点和重要平台”。
除了上述省份踊跃投入“一带一路”建设外,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青海、宁夏、重庆、四川、云南、河南以及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福建、江苏、浙江、广东、山东、海南等省份也都结合自身特点优势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的规划方案。
三、 “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挑战
由于 “一带一路” 沿线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近些年来,美国、俄罗斯、 日本纷纷实施了力图主导该地区事务的战略举措,给“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
(一)美国实施“新丝绸之路”战略和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1999 年美国国会通过“丝绸之路战略法案”。 2011 年7 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印度参加第二次美印战略对话期间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 “2011 年 10 月,美国国务院向美国驻有关国家的大使馆发出电报, 要求将美国的中亚、南亚政策统一命名为新丝绸之路战略,并将其向国际伙伴通报。 这标志着新丝绸之路战略成为了美国的正式官方政策。 ”美国的“新丝绸之路”战略,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和明显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意图。 其主要目的是谋求在中亚地区的长期存在, 控制中亚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建立由美国主导的中亚、南亚新秩序,削弱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这就给中国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非传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是由美国主导、共有12 个国家参与谈判的一项多边自由贸易协议, 协议的内容和标准更多体现美国自由贸易理念及其战略利益诉求。 TPP 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意设置高门槛限制中国加入。 从短期看,TPP 对中国参与推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构成现实制约, 不利于中国提升在亚太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从中长期看,TPP 的持续推进, 将使中国与周边大国关系趋向复杂,增加中国地缘政治与安全压力, 甚至可能危及中国长期谋求的和平发展环境。
(二)俄罗斯实施“欧亚经济联盟”战略和寻求欧亚地区事务主导权
2011 年 10 月, 时任俄总理的普京在其纲领性文章《欧亚地区新一体化计划——未来诞生于今日》中提出了建立欧亚联盟的构想。 他倡议由原苏联共和国组成“欧亚联盟”,建立一个类似欧盟的超国家联合体,在欧洲和亚太地区间起桥梁作用,成为世界格局中的强大一极,跟美国、欧盟和中国三大中心平起平坐。 2012 年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后,加快推进独联体一体化,着力构建欧亚联盟。为避免引起他国非议, 欧亚联盟的正式名称被确定为欧亚经济联盟。 2014 年 5 月 29 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三国签署了《欧亚经济联盟条约》,并宣布欧亚经济联盟将于 2015 年 1 月 1 日正式启动。 欧亚经济联盟是开放性组织,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已纷纷表示要求加入该组织。
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存在许多重叠之处,虽然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但俄罗斯传统上把中亚地区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不愿意接纳其他国家在这里扩张影响力。因此,如何发展好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寻找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之间可行的契合点,使之共同成为推进亚欧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引擎,这是摆在中俄面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三)日本实施“丝绸之路外交”战略和搅局南海围堵中国
1997 年, 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提出 “丝绸之路外交”战略,该战略把中亚及高加索八国称为“丝绸之路地区”, 并把这一地区摆在日本外交战略中的重要位置。2004 年,日本推动设立了“中亚+日本”对话机制,这标志着日本同中亚国家的交往联系开始朝着常态化、 多边化与全方位方向不断发展。日本推行“丝绸之路外交”战略的主要意图在于:在毗邻中国的地区培养“亲日国家”,谋求在中亚和高加索这个世界战略要地站住脚跟, 形成对中国的战略遏制; 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进口方面牵制中国,延缓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同时对上海合作组织发展也形成牵制。
日本将中国的发展视为其实现政治军事大国野心的最大绊脚石,企图搭乘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顺风车,将日美同盟的干预范围扩大至南海,拉拢与中国存在争议、对中国存有疑虑的越南、菲律宾、印度等国家共同遏制中国,以实现其主导亚洲事务、抢夺海洋权益、围堵中国发展专稿- - 7理论月刊 2014 年第 11 期的目的。 2014 年 6 月 11 日,“日本国会众议院外务委员会就南海问题通过一项决议案, 指责中国在西沙群岛进行石油钻探活动加剧紧张局势, 声称日本不会容忍中国单方面以实力谋求领土和海洋权益,并要求日本政府加强与美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共同敦促中国遵守国际法。 ”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麻烦制造者, 其上述行为对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带来严重威胁和挑战, 破坏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友好合作关系,影响了南海正常的航运安全,损害了中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
(四) 国内省市争打丝绸之路牌引发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
国内各相关省市为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抢占发展先机,纷纷做规划、争地位、要政策,力求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定与支持,期盼在这一国家战略布局中争得一席之地。但目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整体规划尚未出台,各省市“自弹自唱”的规划中难免出现区域功能定位趋同、产业结构布局重叠、同质化无序竞争的弊病。
仔细分析各相关省市的功能定位和规划设计, 就不难发现许多重复和雷同之处。 从各地提出的口号来看,陕西、河南、重庆争抢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福建、江苏、浙江、广东争抢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从各地开通的连接亚欧的国际货运专列来看,西安、重庆、连云港、郑州、成都、武汉、义乌等城市相继开通了类似专列,有“长安号”、“渝新欧”、“新亚欧大陆桥”、“郑欧”、“蓉欧”、“汉新欧”、“义新欧” 等国际铁路货运专列往返于中国与欧洲之间,但这些专列大都面临着始发地货源充足、返回地货源匮乏的困境,甚至出现“空担”现象,造成巨大资源浪费。
四、 “一带一路”建设的实现途径“
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各国要团结互信、合作共赢,将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努力打造亚欧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福祉,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
(一)中国和中亚南亚国家、俄罗斯、欧盟国家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形成亚欧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大格局
中国同中亚、南亚国家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应以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坚持世代友好,做和谐和睦的好邻居;坚定相互支持,做真诚互信的好朋友;加强务实合作,做互利共赢的好伙伴。
中国和俄罗斯要加强在联合国、20 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东亚峰会、亚信峰会等框架内的合作, 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双方要积极寻找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和欧亚经济联盟之间可行的契合点,推进油气、核能、电力、高铁、航空、通信、金融等领域合作,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
中国和欧盟国家“要从战略高度看待中欧关系,将中欧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结合起来,共同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为中欧合作注入新动力,为世界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和欧盟国家要做和平伙伴,带头走和平发展道路;做增长伙伴,相互提供发展机遇;做改革伙伴,相互借鉴、相互支持;做文明伙伴,为彼此进步提供更多营养。
(二) 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建设 “一带一路”, 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中国和东盟国家要使双方成为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一是坚持讲信修睦。双方应真诚相待、友好相处,不断巩固政治和战略互信,在对方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 二是坚持合作共赢。 双方应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进一步提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水平, 努力发展好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伙伴关系。 三是坚持守望相助。 双方应树立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的新理念,对中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存在的分歧和争议,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 四是坚持心心相印。双方要促进青年、智库、议会、非政府组织、新闻媒体等的友好交流,夯实双方合作的民意基础,增进人民了解和友谊。
(三)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共同建设“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中阿战略合作关系
目前, 中阿都面临着实现民族振兴的共同使命和挑战,需要双方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规划中阿关系未来发展,不断深化全面合作。 一是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共商,就是集思广益,好事大家商量着办,使‘一带一路’建设兼顾双方利益和关切,体现双方智慧和创意。共建,就是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双方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持之以恒加以推进。共享,就是让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中阿人民, 打造中阿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二是要做好顶层设计。要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促进资源要素在中阿之间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 三是要深化合作论坛建设。依托合作论坛支点,增进中阿传统友谊,加强政策沟通,深化务实合作,不断开拓创新。
(四)中国国内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宏伟的国家战略,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 国家相关领导部门要尽快制定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蓝图,明晰沿线各省区市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资源整合等重大事项,加快形成区域产业协同融合、资源互补共享的良好发展格局。 二是要加强道路互联互通。 内陆城市要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发展多式联运,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 同时要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 三是要加强产业对接合作。西部地区要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 把扩大向西开专稿- - 8理论月刊 2014 年第 11 期放与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结合起来,同时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动国内产业与国外产业对接合作。
综上所述, 中国梦与世界梦始终相通。 曾经驼铃声声、舟楫络绎的丝绸之路,正在重现活力、大放光彩。“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各国人民只要团结互信、互利共赢,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就一定能够共圆丝绸之路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