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一带一路”战略无疑成为热点议题。如何汇聚力量实施好这一重大战略,包括民企如何搭载好这一顺风车等话题成为当下关注的焦点,庙堂和朝野之间皆进行了多番论证与考察。日前召开的全国工商联十一届六次常委会议就是以“民营企业如何走出去以及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经验,推动经济新常态下的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为主要议题进行了意见交流,可见民企如何走出去不仅成为民营企业本身战略发展的考虑因素,也成为执政层面关心的话题,是检验决策阶层执政能力的主要参考角度之一。
什么是“一带一路”呢?“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沿线涵盖50多个国家,44亿人口,占全球63%,其中发展中国家居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普遍就较差,提升空间巨大。很多国家缺水、缺电、缺道路,他们之间交往不够顺畅,发展差距很大。
正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广义上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输出过剩产能和资本输出的主要渠道。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加强区域协同,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发展模式,向纵深方向延伸;可以盘活存量经济,消化过剩产能,拓展外交存在以及扭转国际收支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一带一路”政策的主要参与者的民营企业可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所谓机遇,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契机。如果说以往的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总体来说比较迟疑和步履蹒跚,“一带一路”战略出台后,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将更稳健,有国家政策做后盾,走出去也更有底气 。
“一带一路”为民企走出去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桥梁,正如前文所说,“一带一路”起到了强大后背支撑力量的作用 ,所以“一带一路”政策下,民营企业除可以以市场化方式参建沿线地区和国家的基础设施之外,还能在贸易、投资、文化与人员交流方面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让民营企业通过“走出去”获取更大的成长空间,借此促进自身产业梯度转移和转型升级。另外,“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大大改善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营环境,降低跨国经营风险 ,让民企通过“走出去”开拓境内外两个市场,获取更大的成长空间。
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更是为民营企业打开了一条把产品传统价值链延伸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大机会,也就是用资本输出的方式把民营企业价值链扩展到周边国家和地区。但是,每个硬币都有两面。“一带一路”对民营企业的作用也是如此,它仍旧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一带一路”东风中,民企该如何行驶好出海这条“大船”?
第一,民营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瓶颈是融资难,普遍情况下,中国的银行在海外只能成立公司,不能成立银行,海外金融体系分支机构还较少,这就导致中国的企业在境外很难得到金融支持,所以“走出去”的企业只能到当地银行去贷款,而这些银行是需要信用担保的,自然而然,就为中国企业设立了一道关卡。加大企业出海的金融支持力度,改革当前金融体系,加强创新力度,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才能满足海外企业融资需求。
第二,还需要进一步简政放权,鼓励企业“走出去”需要政府真正发挥协调作用,建立一套法律法规和服务体系。杜绝以往由于项目审批时往往限制比较多、审批时间慢而致使企
业错失很多机会的现象。
第三,关键还是民营企业自身素质的提升。有些企业本身后劲不足,在基础条件、金融条件、融资渠道、信息渠道,金融的外汇渠道上等都是有障碍的。一方面,企业需要了解政府出台的企业出海政策;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需要专业咨询等服务提升技术能力,加强创新活力,切实推动转型升级。
最关键的是要有风险意识。去往每个国家投资都要做到“知己知彼”,比如应该到哪个国家去投资,选择何种行业和项目进行投资和经营,就需要进行认真的市场调查。因为,企业“走出去”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会面临市场风险、汇率风险、政局变动风险等。同时,这也需要加强企业商会或协会的支持力度,比如全国工商联等有实力进行海外合作的工商界商协会对企业的重点引导和扶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