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华山
陕西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彬县大佛寺石窟
今年以来,陕西旅游业坚持“稳中有为、提质增效”的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2336”发展思路,着力打造陕西旅游精品,2015年旅游经济发展良好,运行平稳。上半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对全省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为突出,产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入境游稳步回升
国内游继续增长
上半年,陕西省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外国人仍然是陕西省入境旅游市场的主体,占入境游总人数的七成,另外三成是港澳台游客,推动了整个入境旅游市场的良好发展,促进了陕西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同时,全省接待国内游客同比增长15.7%,直接拉动了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的大幅增长。
那么,这些外国游客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呢?据陕西省旅游局的数据显示,在陕西十大客源国中,排序呈现出新的变化,其中,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开始跃入主要客源国之前列,去年游客增速分别为145.56%、15.3%和7.11%。
据陕西省旅游局国际旅游促进处工作人员介绍:去年,来自近邻韩国的游客成为来陕旅游外国人中的最大群体,达22.98万人次,同比增长24.4%。韩国来陕游客近些年持续增长,这和韩国距离西安近,三星项目落地西安,省旅游局在韩国加大了宣传,在首尔投放了大量宣传陕西的车体、巴士站广告等有关。另外,相比欧美日,韩国的经济发展平稳,韩国人收入提高,有钱出国旅游。当然,这也和近年来陕西省旅游业通过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有着必然关系,逐步形成了由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发展的产品体系和产业格局,为旅游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生态景区关注度高
假日旅游持续火爆
“兵马俑的故乡,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是陕西省旅游在国外的宣传主题,陕西省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说,有的外国人只知道古代四大古都的长安,并不知道现代的西安,所以给外国人宣传推介陕西西安就很有必要。以前外国人来陕西就去兵马俑、华清池、城墙、大雁塔、回民街等。现在经过推广,法门寺、华山、黄帝陵、楼观台、太白山等景区也逐渐吸引了外国游客。
其中,照金景区、周公庙风景名胜区、袁家村、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黄帝陵景区、南湖、天台山景区、香溪洞景区、凤冠山景区是今年上半年新上榜的景区,多为山水、自然旅游景区。陕西省生态旅游景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与人文旅游景区交相辉映,“山水人文 大美陕西”的品牌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但一名导游介绍,这两年虽去汉阳陵、华山的游客增多,但外国游客来西安还是以看古迹为主,要看山水就去桂林、三峡。看来,“山水人文 大美陕西”的品牌形象要完全深入游客观念,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一带一路”战略
推动丝路旅游发展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着“桥头堡”作用,旅游业凭借其“天然优势”,是陕西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引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陕西旅游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旅游项目投资成为热点,项目带动效益愈加明显。
上半年,全省旅游新建、在建项目340多个,完成投资2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76%、33.33%。太白山水上乐园、大荔沙苑景区、留坝水世界乐园建成开放。乐华城项目对外开业,填补了西部没有大型娱乐体验项目的空白。旅游重点项目的投资和建设,有效推动了丝路旅游的加快发展和全省旅游业的提档升级。
今年以来,“走进陕西旅游”大型采风踩线活动、“秦岭与黄河对话”活动、丝绸之路旅游部长会议暨第七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丝绸之路旅游国际大会的举办、印度总理“莫迪线路”的营销推广等一系列大型活动、重要盛会的成功策划、举办,使“陕西旅游”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热点。陕西省旅游局以此为契机,聚集品牌效应,集中推出“丝绸之路起点旅游”品牌、“红色旅游”品牌、“秦岭国家中央公园”品牌、“帝陵文化旅游”品牌、“中国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品牌和“秦岭与黄河对话”等6大品牌,充分发挥精品带动效应,使上半年入境旅游市场稳中向好,国内旅游市场快速增长,“山水人文、大美陕西”在境内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今年,陕西省旅游局举办的“一带一路”2015陕西乡村旅游合作与发展论坛,发布了“陕西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大荔宣言”,明确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强人才输送和培养、积极做好乡村环保,不断丰富发展模式,立足本地实践,打造“乡情、乡愁、生态、民俗”的特色出游概念,让乡村旅游在全省调结构、扩消费、惠民生,破解“三农”难题方面发挥重要促进作用。今年上半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6600万人次,旅游收入7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8%、23.9%。乡村旅游不仅成为陕西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也正在成为陕西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