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跨境贸易、基础设施建设、新金融机构等成为热门议题。与此同时,人们注意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民族讲着各种不同语言,文化多元且差异巨大,光会英语等国际通用语言,难以真正实现“民心相同”。新华社记者了解到,中国已经开始通过实施语言战略为“一带一路”提供保障。
29个邻居 近千种语言方言
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沟通贸易的通道,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而“一带一路”倡议的空间更为广阔,覆盖亚欧非三大洲,沿线国家和地区涵盖人口几十亿,语言和文化极为丰富多彩,同时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性。
据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郭风岚介绍,包括直接接壤和不接壤的国家在内,“一带一路”沿线上的中国周边国家有29个,是中国语言学界重点关注的对象。然而,“作为全世界语言最多样化的地区之一,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使用语言和方言近千种,大大加大了语言研究的难度”。
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说,在这些国家,虽然可以用英语等通用语言进行一般沟通,但是要真正走到当地民众中,真正了解周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与思维模式,大大拉近与当地人的感情,就要用当地习惯和喜欢的语言来沟通。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正需要大批既懂得通用语言也精通当地民族语言的专业人才。
“不过很遗憾,目前精通非通用语种的人才十分欠缺。”李宇明说。
专门机构打造“语言互联网”
李宇明认为,民心相通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根本,也是沿线各国接受、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提,而语言通、文化通对于民心相通至关重要。
为提高国家语言能力,实施语言战略,北京语言大学2013年秋发起建立“中国周边语言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积极研究周边国家语言和中国边疆地区民族语言,旨在培养能研究和掌握“关键语言”的人才,建立“语言互联网”。
据中心副主任郭风岚介绍,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加强了对沿线国家和地区语言乃至方言的研究。中国周边语言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现已启动或准备开展对40多个国家语言状况的调查研究工作。两年来,通过国内外交流合作,中心在国内培养能研究和掌握关键语言的人才,在周边国家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创建中国周边语言文化数据库,打造国家语言战略智库。
不仅如此,“一带一路”还大大拓展了“周边国家”的范围——阿拉伯地区和非洲部分国家都纳入了郭风岚团队的研究范围。
除了北语,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等教学与研究机构的几十名学者也参与到这项复杂而庞大的工作中。
国家语言能力关乎国家安全
专家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必须做好面对文化差异性和文化冲突的准备。实现“一带一路”美好愿景,离不开多种文化的和谐相处。
李宇明介绍,在与缅甸接壤的云南临沧市,中国的语言研究机构正与当地共建华文学院、“一带一路”研究院等,跟缅甸方面进行双向的语言和文化交流。此举得到当地政府大力支持。
“语言研究早就不仅局限于静态语言本身,通过了解一国的语言习惯、语言政策等,我们对当地的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郭风岚说。
“一直以来,中国周边安全存在不稳定因素。为了加强对周边国家的了解,更好保护国家安全,中国历来重视周边国家语言的研究。”李宇明说,其中包括语种能力的建设,即国家总共能够了解和使用多少种语言。这是国家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郭风岚还说,建设国家语言能力,中国边境边疆地区民族语言的研究同样不可或缺,其中部分语言也被邻国使用,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语言,如哈萨克语、蒙古语。目前,国家已经启动对内蒙古、新疆、西藏、云南、广西边疆边境地区语言状况的调查研究。
据她介绍,基于周边重要国家和地区调研结果的《中国周边国家语言状况丛书》和《中国边疆边境语言状况丛书》即将付梓,为国家语言战略提供咨询,为建设“一带一路”进一步提供语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