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尊世界级珍宝成首批展品
随着国庆佳节的临近,作为文化中心的北京城也将迎来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其中最为令人瞩目的莫过于我们持续关注的奇石珍宝展览,在过去的几天里,我们陆续向大家展示了本次展览的部分展品。“目前,参展的百余尊世界级珍宝已入驻位于京城北四环东路的顺景小镇——“宝藏·一带一路”博物馆,并将在十一期间与公众见面。”主办方顺峰集团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宝藏·一带一路”博物馆是由顺峰集团投资,集中国及世界收藏家、奇石爱好者共同打造的专题性临建博物馆。“宝藏·一带一路”博物馆于2015年10月1日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其预展区域。届时一百余方价值连城的精品珍宝将在展览上重磅亮相,将为广大赏石爱好者带来一场规模空前的观赏石大聚会,这次展会也将成为国庆期间北京文化活动的一大亮点。
就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此次展览涉及的展品种类将涵盖大部分观赏石石种。若用一个字来概括此次展览亮相展品的最大特点,那就是“大”。“世界之最”是此次大部分展品的重要标签之一。观赏石类艺术品均源自天然,很多奇石种类本就稀少,在环境和岁月双重的磨砺下,若要保持巨大的体型,实为不易。
下面我们将再继续为给大家提前揭幕几款极具代表性的展品,品味一番:
水晶——无瑕胜玉美,至洁过冰清,它浑然天成,蕴藏着天地间的灵秀之气,流露着宇宙间的雄奇之韵;和其他珠宝玉石相比,有着与众不同的、晶莹剔透似水般的特色特征和特点,为此水晶亦被称为水玉、水精、千年冰。从古至今,人们还给水晶赋予许多美丽的神话事故,把象征希望和轮回的不解之谜寄托于它。
关于东海水晶,民间也尚有许多浪漫的故事流传,传说神女水晶仙子恋上清泉村的英俊小伙子,后来被玉皇大帝强行押回天空,后来仙女极其悲伤,泪水如倾盆大雨落在地上,滴滴化为晶莹剔透的水晶。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全透明的天然水晶,产自中国水晶之都-东海,质地纯净,无任何杂质,且体量巨大,堪称绝世之作。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晶体球状萤石标本,产自于河南巩县,长0.34米、直径0.34米、高0.21米。萤石一般呈绿色,此萤石呈宝石级的蓝色,十分少见。且外观浑圆,造型独特,集观赏性与艺术性为一体,实为萤石中的精品。
目前世界最大金色方解石,产自湖北大冶徐斌煤矿,长0.8米、高0.62米、厚0.3米。其晶体不单具有三组完全解理的特性,还因含Mn、Fe、Zn、Sr、Co、TR等类质同像替代物使其具有了特殊的金黄色。通体金黄光亮,且晶体特殊的构造特征更是造就了其完美的艺术之美,在灯光下远观之,熠熠生辉,光彩异常,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根口水母化石,是产自距今2亿5千万年前的侏罗纪上统泥质沙岩中的珍贵化石。它的大小为29厘米×27厘米,近扇贝状,有明显的水母内部组织。美国堪萨斯州大学研究成员布鲁斯利伯曼说:“化石很难保存像水母这样的软体动物,这是因为当水母死亡后很容易被分解”。据了解,目前所发现的这块距今2.5亿年前的水母化石,是由水母死亡后沉入沙质很细的沉积层中,从而能够很好的保存下来。目前观看这块化石能清晰地看到水母的外形和清晰的整体,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侏罗纪成对水母化石。
恐龙骨架与胚胎窝蛋共体的化石,长0.92米、高0.74米、厚0.45米,产于江西省赣州市,该化石共计21枚恐龙蛋,呈逆时针螺旋状排列,化石上方卧着一只成年恐龙化石骨架。该标本化石的发现具有极其重大的科研价值:首先恐龙与恐龙蛋同处一处;其次恐龙的骨骼姿态,两脚骨和尾骨的位置与中心处的恐龙胃石表明恐龙当时应该是整个身体蹲坐于恐龙蛋窝上,成孵蛋状;其三,目前已打开的恐龙蛋几乎每个都有小恐龙的骨头,或一些胚胎的痕迹。针对这一标本的研究将有可能解决许多有关恐龙下蛋孵化的许多悬疑问题,解决我国南雄盆地长形蛋所属的恐龙及相关的信息等。这是目前发现的最具研究价值的该地区最大的恐龙骨架与胚胎蛋窝共体的化石。
目前世界最大的外皮包裹紫薇树根,长140cm、高235cm米、厚140cm。紫薇是传统的盆景及根雕良材,这棵紫薇树根,其主干在逐年的生长过程中,因受到特殊环境及自然条件的影响,主枝不断被畸形变异的木质外层包裹,色泽饱满,如同一个披着美丽霓裳羽衣的大家闺秀,给人无限的美好遐想。
雅丹石因出产于戈壁大漠的雅丹风蚀地貌区域而得名,该石为砂岩结核石,形成于陡峭的土丘崖壁之上。因材质及外力作用,此石呈现独特的造型,通体圆润,细腻光滑,宛如有心雕琢一般,妙趣横生。
象形文字石是观赏石中极具中国特色的种类,以中国特色伟人等红色元素为表现,文字、图案清晰,趣味性十足,极具收藏价值。
“宝藏·一带一路”博物馆将于国庆日正式揭牌迎客,并将固定展出一大批奇石珍品,同时博物馆将不定期举办奇石交流展及巡回展出,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展示平台,架起收藏者与社会的桥梁,服务大众,服务社会,促进国内赏石文化的交流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