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一带一路”建构国际合作秩序 新闻中心 一带一路门户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头脑风暴

围绕“一带一路”建构国际合作秩序
一带一路 www.edailu.cn 2015-10-19 来源:一带一路·重庆经济合作中心    点击:4255次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于2015年10月18日在人民大学国学馆举办主题为“‘一带一路’战略与公共外交策略”的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研究员、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江学者张康之教授主持。会议通过专题报告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一带一路”(OBOR)战略展开讨论。

“一带一路”与公共外交

人大国发院研究员、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就“一带一路”及公共外交等问题做专题报告。王教授认为,“一带一路”在很大程度上是文明复兴的逻辑。“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而是世界的,是属于所有人类文明的。“一带一路”倡导的,是超越全球化、世界化的逻辑。要实现这种超越,就必须走一条新路,而不是重复原来的老路。与其用“一带一路”战略,不如用“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的实质,首先是一个交通的构建,其次是一个产业形成的布局,最后是一个大市场的建设。中国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始终在别人的话语体系中寻求发展空间,不能一味模仿西方的模式而忘记了自身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而应积极寻找增长的新标准。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为了解决中国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解决世界的问题。“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解决“世界日益增长的对公共产品的需要与落后的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这是时代的主要矛盾,“一带一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改变了单向度的全球化态势。

人大国发院研究员、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人大学报编审林坚指出,把“一带一路”跟公共外交结合起来很有必要,公众要增加了解、理解和参与。近年来,公共外交兴起,表现为外交公共化、外交民主化、外交社会化和外交虚拟化等。在“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加强公共外交非常重要。前段时间有消息称“一带一路”在悄然降温,事实上并非如此。我认为对当前的研究进行适当的反思、提高学术研究的质量很有必要,要着眼于长远进行战略谋划。

全球智库联合会秘书长、中国宝贝国际投资集团总裁卞洪登认为丝绸之路包

括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当代海陆空丝绸之路,利用丝绸之路制定新的运营规则很有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公共外交、民间外交大有可为。谈一带一路、丝绸之路,需要从更大的宏观设计、更久远的中国优势的激活,把我们千年世界沉淀的那些东西重新找回来。

“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秩序

人大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柳亦博围绕“一带一路”战略与“去中心化”的国际合作秩序建构问题做专题报告。他认为“一带一路”不同于20世纪60年代拉美国家的依附性发展战略,也不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一带一路”并不拱卫传统的“中心-边缘”格局,也不会通过对外殖民和掠夺的形式进行野蛮的资本扩张。美国主导的一系列“传统”秩序日渐式微,如操纵金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约束贸易的关贸总协定体系、统合国际政治的联合国体系等,或退出历史舞台或频频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一带一路”肩负起了建构一种“去中心化”世界格局的重任,我们应赋予“一带一路”最终打破世界“中心—边缘”结构的战略内涵,并作为战略目标而明确地宣示出来,以求得到发展中国家的理解和支持,并愿意自觉地与中国一道致力于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一带一路”的战略实质不仅在于向西推进的经济整合,同时,作为一项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还应在“一带一路”的建构中指导国内经济结构转型、释放过剩产能、打造国家品牌、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在“一带一路”建构中,应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智库专家的参谋作用,对参与各国的文化差异、民族习俗、宗教信仰、本地法令、用工环境、工会规则等进行提前研判,避免盲目冒进。

新中国首位哲学博士、历任中国人民大学软科学所所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编、中国驻澳大利亚公使衔参赞的李忠尚教授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是切实为中国和其他参与国家带来经济利益的战略构想。从广东省的数字来看,广东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点十四国进出口贸易总额2014年增长了11.5%。今年1到8月份广东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点十四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上升了12.1%。这说明合作空间扩大了,而且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参与到“一带一路”当中来的国家均能获益。要探讨全球治理体系与世界公域秩序的问题。公共领域不受单个国家控制,同时是各国所依赖的领域或者区域,构成了国际体系的网状结构,主要包括海洋、空域、太空、网络空间。

人大荣誉一级教授、国发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黄顺基认为,当前世界存在着一个基本矛盾,即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之下,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是从全球的角来进行治理,通过多边合作解决这种矛盾。原来我们讲的是国家治理,而现在则应从全球治理的高度来解读两种经济体的矛盾,探索建立一种新的全球秩序。“一带一路”的建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涉及范围非常广,在境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理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我们要有系统的思维,从复杂性的角度,将“一带一路”的战略思考充实丰富起来,使得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真正拥有话语权。

中国太平洋学会原副秘书长、《太平洋学报》编委陈泽卿提出,目前对于“一带一路”这个主题而言,无论是国内众多的研究机构还是智库都在着重研究,然而成果虽多但缺乏一定的创新,多数成果缺乏高瞻远瞩的视野和系统性的理论。“一带一路”需要我们“走出去”,以其中的海上丝绸之路为例,无论是将中国制造的商品运出去,还是把我们需要的货物运进来,均需要以海路畅通为保障。因此,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必须关注“一海(南海)、一洋(印度洋)、一峡(马六甲海峡)”三个重要的节点的畅通安全问题,加强海权维护。

“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李忠尚教授认为,一带一路有机遇,也有挑战。机遇主要体现在:第一,把中国投资过剩的生产能力通过一带一路释放出来;第二,就是通过自贸区把我们现有的巨大的消费能力吸收到国内来;第三,目前我国市场流通的巨量货币,通过股票市场转移到实体经济区。我们已经进入新常态,但是出口有忧虑。随着我们用工待遇的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离开中国,我们必须靠创新才能提振经济,而“一带一路”战略正是这个创新的抓手。

人大国发院研究员、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中首先要注意建设中国的国家形象问题,其次要考虑宗教、文化因素,第三要考虑环境与能源控制问题,最后要注意“去中心化”与“脱钩”之间的冲突问题。

人大国发院研究员、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张耀军认为,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是一个相对的问题,也是一个绝对的问题。无论承认与否,总有一些发达的地区为中心、相对落后的地区成为半边缘或坠入边缘。但是,中心与边缘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在一个流动之中。因此,谈去中心化更多的是用一种“动态的”视角去研究世界格局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一带一路就应该成为我们目前所有国家发展政策的一个抓手,项目与计划都应结合“一带一路”的发展思路来开展。

讨论中,大家认为,“一带一路”是我国的中长期国家战略,旨在突破传统的世界“中心-边缘”结构,建构一种合作的国际秩序。在“一带一路”建构过程中,应当注意战略与策略的结合,在战略上实现对传统的世界“中心-边缘”结构和发达国家控制的突围,在策略上则应将和平发展、合作互惠、政企分开以及服务型政府建构等方面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聚焦点。一带一路总体上讲,从至少短期来讲还是中国对外开放,特别是对外经济合作的一个重大的战略的创意,其最主要的目的和战略意义还是聚焦在经济领域的提升。中国目前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我们国家的发展更多是要解决经济转型这个艰巨的任务。就在全球经济都面临下行压力的大环境下,“一带一路”肩负着更多的是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任。重点打造的不仅仅是两条纵贯亚欧大陆的经济大走廊,而是要借助这一战略契机,助推国家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国家治理的能力,从而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深化改革,同时帮助众多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世界体系当中“中心-边缘”结构是一个最基本的东西,“一带一路”的目标就是要打破这个结构;所谓“去中心化”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但是它的行动方案应该是地域化再造。(完)


征稿启事 | 摄影活动 | 图文故事 | 免责声明 | 隐私保护 | 服务项目 | 技术合作 | 职业发展 | 理事会 | 关于我们 | 领导小组 |  项目报送备案 | 我要咨询 | 我要投诉

网站名称:一带一路门户网
主办单位: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行政中心:重庆市级机关综合办公大楼26楼(渝中区人民路252号)
全国服务热线:13901152863(北京) 13308315638(重庆)
企业邮箱:edailu@163.com  464067221@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渝ICP备15000646号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备案号: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1484号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备案号:915001123223910402
技术支持:总部城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Copyrights©2014-2024 版权所有:一带一路门户网(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有限公司)



中央机构网站
地方人大网站
相关媒体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