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在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透露,银行业在2015年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其中将大力支持“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并积极促进产业机构调整。
尚福林强调,银行业将紧跟国家战略,大力支持“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实施,积极推动亚太地区基础建设投资和互联互通,加大金砖国家金融合作。要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继续化解严重过剩产能。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水利工程、网络通信、粮食仓储设施等重点领域,以及节能环保、自主创新、服务业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
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尚福林称将大力支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积极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注重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支持城市设施更新改造,更加注重支持新增服务业发展,更加注重支持生态环境治理。一是积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结合,支持科技创新、万众创新、自主创新;二是出台能效信贷指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支持生态工程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促进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三是加大对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燃气轮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推动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详解如何应对银行业新常态五大趋势
尚福林还要求银行业充分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系统研究新常态,促进新常态下银行业的新发展。与此同时,他还给出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五种武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银行业改革开放,全面推动金融法治建设,全面强化金融风险管理,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分析人士表示,“尚主席讲话体现了市场化、创新化、守底线的特点。对银行业新常态进行了全面、深刻阐释。亮点突出,监管工作安排很实在,对做好明年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多位市场人士也认为,此次监管政策指明了银行业的经营方向;对经济形势的分析拓展了机构发展路径;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规律的认识、判断和银行业在新常态下的发展趋势分析全面、权威、准确,提出的措施既有系统性、又有针对性,金融机构既要贯彻国家战略,也要依托市场;既要注重自身发展,也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既要加大创新力度,也要重视风险控制。
在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看来,经济新常态下,转型是商业银行必须的发展之路,经济增速放缓使得银行从原有的规模扩张的外延性增长向内涵性增长过渡,银行业规模增速将随经济放缓而减速,收入结构也随之向消费型增长转型、向服务小微三农等实体转型。
显然,中国银行业也有足够的资本和底气面对转型。2014年,银行业各项经营管理和风险监管指标稳步向好。截至11月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31%,保持在较低水平。资本回报率和资产回报率19.78%和1.35%;成本收入比下降到28.87%,同比降低1.3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保持在229.7%的较高水平;资本充足率提高到12.93%,同比增加0.75个百分点。
正如尚福林所说,2014年银行业改革开放取得重点突破,服务实体经济也取得成效。重点领域风险得到缓释,较好地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而这些无疑不为中国银行业未来的科学转型发展、从容面对新常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将导致金融风险结构、投融资组合模式的根本性变化,风险演变形态、触发机理、传导路径等也将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变化。在当前结构调整阵痛期,银行业不可能“独善其身”。随着经济下行,银行业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加大。
对此,尚福林要求银行业提高应对能力,加强风险隔离。完善差别化授信,避免一刀切式的抽贷,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加强对对押品价值波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社会金融风险等方面防控。
不少银行业内人士更是指出,“此次尚主席讲话中提到关于对押品价值波动风险、社会金融风险,都是新的点。的确,银行业随着中国经济一并进入新常态,在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一些新的风险和矛盾也随之出现。尚主席前瞻性的把这些风险提出来,对于我们银行业接下来的风险控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