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掀起“敦煌热” 再筑世界文化交汇地
“中国将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统筹国内区域开发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共同打造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推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在今年3月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这番讲话再次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而被誉为古丝绸路明珠的敦煌古城,在沉寂了千年之后,也因“一带一路”再次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丝绸之路上东西交通的喉襟和具有国际意义的文化汇流之地。其中,沿着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在这里留下了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敦煌研究院接待部的专职讲解员李亚萍向我们介绍称:“佛教起源于印度,敦煌也是最早接触到佛教的一个地方。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传入到中国,首先到达新疆,再到敦煌。史料中谈及敦煌为‘华戎所交一都会’,在一千多年以前,敦煌是非常繁华的。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当中,许多艺术形象记录了古代时候的敦煌是如何的繁华昌盛。”
佛教在敦煌开花结果,也催生了当地木板雕刻艺术的发展。以佛教文化元素为背景的木雕艺术,通过工匠们娴熟的刀法,在木板上再现佛像、菩萨、反弹琵琶等精美的人物图案。在敦煌市著名的工艺品一条街上,唯一的一名女性木雕艺术家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女性木雕艺术家说:“从06年开始到现在,坚持了十年了,因为自己很喜欢。雕刻的内容有莫高窟的飞天、鸣沙山的特色、骆驼等等这些。这是当地的旅游特色,也是一种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敦煌是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千百年来,这里蕴育出数不胜数的艺术作品。敦煌千年佛教艺术、鸣沙山月牙泉等戈壁大漠风光带动木刻版画、葫芦雕刻、壁画剪纸等手工艺品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敦煌旅游的新名片。而“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也让这里的手工艺术产业加速了旅游业发展,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流连忘返。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构想。几年来,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千年古城敦煌再次成为人们的聚焦点,掀起了新一轮的“敦煌热”。敦煌市的出租车司机曹师傅这样告诉我们:“自从‘一带一路’提出之后,现在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了,再加上今年敦煌召开了文博会,加大了宣传,我相信将来来到敦煌的人会更多。”
敦煌旅游热的持续升温,让这座小城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敦煌市中心一家酒店的销售主管刘鹏屹表示,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敦煌的各行各业都鲜活了起来:“就拿酒店来说,酒店客源上有明显提升。接待的游客不单是国人,还有许多外籍游人和港澳台同胞。为我们旅游人宾馆酒店效应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让国外友人再次认识和了解了敦煌,对敦煌的宣传起到了很大作用。近几年敦煌的发展一定会很快很好。”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2016年9月,首个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为主题的高端论坛和文化展示平台——敦煌“文博会”成功举办。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管理处游客服务所所长李瑛表示,“文博会”让沿线国家聚集在一起。起源敦煌,立足甘肃,辐射带动丝路沿线城市。她说:“在‘一带一路’大环境政策的指引下,敦煌通过举办‘文博会’,扩大了自身在整个丝绸之路沿线的影响。通过旅游资源的整合、宣传、营销,带动整个丝路沿线的旅游发展。通过旅游的交通,促进文化的相融,把丝路沿线的文化通过旅游进一步的提升,促进丝路沿线各个国家与城市的交融和相通。”
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一带一路门户网
推进“一带一路”咨询委员会
办公地址:重庆市级机关综合办公大楼15楼
服务电话:023-63895861 63897136
企业邮箱:edailu@edailu.cn
门户网站:http://www.edail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