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迅速走进现实,全球关注度与日俱增。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一带一路”战略不仅维系中国改革发展的成败,同样攸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前景。这一富含东方智慧的重要战略是开放包容的,完全可以避免新兴大国与传统强国之间的恶性竞争。
“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有本质不同
张建平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在新时期,即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后半期,实施更加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的客观需要。随着中国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需求迅速增长,中国金融机构和人民币国际化相对滞后,以TPP为代表的新的贸易规则体系正对我国形成新的挑战。“新形势下,我们需要扩大开放视野”,需要向“一带一路”沿线的众多发展中国家开放,从而形成全方位的主动对外开放格局。
张建平强调,把“一带一路”战略比作“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既不准确也不妥当。马歇尔计划是二战以后美国对盟友的经济援助计划。对处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一带一路”战略而言,援助只是一个组成部分,而战略主体将通过贸易投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对接、政策文化沟通来实现,其内涵和方式更加丰富,也更加开放包容。
以东方智慧丰富发展理念
“一带一路”战略将成为中国全方位主动对外开放战略的新型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平台。张建平强调,区域经济合作不等同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与APEC的设计理念存在明显差异。APEC倡导的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通过自由贸易谈判完成规则对接,这种方式更像一服西药,它成分清晰,药效很快,只要能消除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就会立即促进贸易增长。“一带一路”战略主张的区域经济合作则像一服中药,它成分很复杂,也许短时间内药效不明显,但从长远角度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张建平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所秉持的区域经济合作理念,体现了开放包容、灵活务实的东方智慧。在很多情况下,它不需要艰难的自贸谈判,在签署合作备忘录后可以马上开始实干。比如我们在哈萨克斯坦的投资,可能一开始看不到明显的贸易创造与投资创造,但经过日积月累就会见效。
“一带一路”将直面大国竞争
“在我们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美日欧会如影随形。”张建平指出,我们搞区域经济合作,不会一味要求“以我为主”,更不会搞“势力范围”。美日欧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历史悠久,我们需要理性看待与传统强国的关系,以竞争促进自身战略完善,以合作求多方共赢。我们不惧怕与美日欧的竞争,完全可以在竞争中逐步建立自己的优势和影响,也会通过可见的合作成果推动美日欧接受更加务实的发展理念,为世界发展提供更大动力。
张建平指出,“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西方国家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日本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ADB)已经承认,我们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是国际开发性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可与ADB形成互补关系。目前,亚洲有几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而ADB设立的东盟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只能拿出1000亿美元。美日国内学术界则指出,美日要想影响AIIB的投资规则,就必须参与其中。
张建平强调,应该认识到,中国与西方国家互有优势。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美日欧不具备中国的成本控制能力。但是,在发展理念和经贸规则方面,发达国家一直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未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们也应该学习美欧日的适用经验和方法,“用别国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建立我们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