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伊朗文明交往与“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开幕式现场。
北京时间9月4日,中国伊朗文明交往与“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及第五届中国——伊朗学术研讨会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伊朗文化组织副主席哈拉曼·苏莱曼尼,伊朗驻华大使阿里·阿斯克里·哈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张顺洪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并且发表了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周云帆主持了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西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甘肃社会科学院、宁夏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以及伊朗的专家学者和其他相关人士共计60余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与伊朗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世界历史演进的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丝绸之路是中伊两国共同创造与维护的商贸之路、文化之路和友谊之路,是两国都为之珍惜的最为美好的共同历史记忆。研讨中伊两国历史特别是中伊相互交往的历史,厘清历史,还原历史真相,并且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动力,能为中伊两国关系发展和“一带一路”的构建发挥重大作用。一是通过对话,加强学术交流,引起历史共鸣,沟通民心民意,筑劳友好根基;二是通过对话,把脉世界大局,增强政治共识。扩大战略机遇,打造稳定之锚;三是通过对话,克服重重困难,推进“一带一路”,分享发展机遇,促进全球治理。希望与会专家通过本次研讨会汲取历史智慧,为中伊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安定,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思想力量。
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伊朗伊斯兰文化联络组织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承办。研讨会为期两天。
研讨会共分为5个时段进行。第一时段围绕“中国伊朗文明中的理性与智慧”议题,以文化视野探讨伊朗文化传统的特征以及中国与伊朗文化的相似性。第二时段围绕“古代伊朗及其对外交往”,探讨伊朗政治文化的世界贡献以及中国和伊朗在植物学、语言、医学等领域的相互交流与影响。第三时段以“中国文明与西亚的关系”为议题,探讨丝路之上的宗教交往,城市发展史以及近代伊朗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特色。第四时段围绕“波斯与丝绸之路”,从出土的货币来研究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业往来和宗教文化传播,探讨中国和伊朗如何通过塑造共同价值来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第五时段聚焦“一带一路”与中伊复兴,分析中伊合作所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推动中伊合作,创新文明交往模式。
文章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