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浙江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会在宁波举办。来自印度尼西亚、卢森堡等60个国家140多位外宾,200余名中外企业家代表出席大会。会上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超过143亿美元。
细看签约项目,记者发现浙江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工业项目——从金融产业到工业园区,甚至履行当地的社会责任,都已成为浙江企业“出海”的新特征,勾勒出一条“串点成线构面”的新路径。
“点”的突破:金融技术出海 攀登欧洲金融高地
与传统重资产工业项目的“资金出海”不同,如今,浙江企业已经实现了“技术出海”,目的地还是技术先进的欧洲。
浙江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会上,杭州呯嘭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与卢森堡大公国驻上海领事馆签约海外电子支付及数字银行项目。该公司将在卢森堡投资超1亿欧元,并积极争取欧盟数字货币机构牌照,筹建数字货币银行,打造扩大中国跨境电商出口欧盟、拓展欧盟境内业务的合作平台。
“项目建成后,可为目前公司所服务的25万家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更加优质和便宜的金融服务,综合费率将从过去交易额的3%至5%降至1%以下。”该公司合伙人罗永龙向浙江在线记者介绍。
与传统的资金出海、寻地设厂不同,金融技术服务这一软实力的出海,面临更多挑战。“相较于其他领域,金融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还比较少,可借鉴的经验屈指可数。”罗永龙介绍,卢森堡是欧盟三大金融中心之一,若能在这一全球高标准的监管之地“安营扎寨”,未来浙江金融企业出海“一带一路”市场将更具竞争力。
“线”的形成:建设产业园区 打造浙企出海平台
签约现场,浙江卡森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印尼PT.FIRST PACIFIC MINING签订了建设国际工业园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达9.8亿美元、占地1600公顷,通过建设发电厂、码头、水泥等基础设施,将在印尼投资建设国际工业区,打造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平台。
该公司董事长朱张金告诉浙江在线记者:“改革开放40年间,浙江一直走在前列,积累了大量财富和经验。现在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浙企纷纷出海,在不同国家进行不同资源的合作。当前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即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其对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将大幅提升。”正是看到这样的机遇,卡森集团除了自身投资工业项目外,还将打造完备的工业园区,为这些出海企业提供更好地平台。
记者了解到,此前卡森集团已在柬埔寨开发了一个“浙江经济特区”,一期建设4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目前这些厂房已经全部出租,租给了100多家企业。
“面”的扩展:提供就业、抗震救灾 浙企海外履行社会责任
如果你看过年初大热的电影《流浪地球》,一定对印尼的“苏拉威西岛”印象深刻。此次签约的青山控股新建印尼电厂项目,就设在苏拉威西岛的MOROWALI镇上。记者了解到,与其他工业项目不同,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即将新建的这一电厂项目,是为该园区的所有企业供电,具有公共社会效益。
“园区里一些项目各自有大小不一的电厂,但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用电需求。这次新建的电厂是公用性质,将为园区里的企业用电提供后备力量。”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项光达向记者介绍道。
深耕印尼多年,青山控股集团在印尼的合作已经从初期的采矿、中期的建厂,深化到如今的共建当地社区、共担社会责任。
项光达介绍,从2009年进驻印尼至今,公司建设园区、道路、学校、住房,陆续带动了当地3.5万人就业,还通过开设技工培训学校、实行中国和印尼员工“师徒制”等培训了大量印尼工人。前两年当地发生重大洪灾时,企业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参与救灾。
此次与青山控股集团签约的印尼负责人Erwin Sutanto对此颇为感慨:“青山控股的表现让我们看到,浙江企业是‘一带一路’的真正建设者,而不是资源掠夺者。”
正是因为基础设施的完善、产业的带动、工作机会的聚集,青山控股所在的印尼苏拉威西岛MOROWALI镇,人口从2009年的5千人,增加到如今的5万人。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3年至2018年,浙江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6800多亿美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方累计投资额285.2亿美元,建成的十余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带动东道国就业超6万人。串点成线构面,浙江企业出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了科技新路径的开拓,产业园新高度的突破,社会责任新担当的深化。
信息来源: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