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议召开
4月5日上午,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行业)论证会议召开。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理事长兼主任杜小东、重庆中经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高翔、北京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主任杨杰、重庆进出口商会顾问钱兆刚、老挝国家工商会重庆代表处首席代表杨东伦五位校外专家应邀参加。法政与经贸学院院长杨贵中主持论证会议。
“育人第一、专业第一、市场第一”,杨贵中院长介绍,学院以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端人才为目标,以为中国外循环经济发展赋能为己任,培养具有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全球视野和创新意识、国际商务专业技能与素养、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适应新时代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需要,能够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从事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具备国际化、复合型和应用型的高层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主要围绕自贸区建设与数字贸易、能源贸易与绿色发展、国际投资与技术交易进行。学院培养人才,以学以致用、学以大用为目标,各位专家都是行业翘楚,希望多提宝贵建议。
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生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理事长兼主任杜小东说,杨院长阐述比较清楚,但是,我们要把学院规划的蓝图绘制成为施工图,找到学院的痛点在哪里?老师的痛点在哪里?学生的痛点在哪里?市场的痛点在哪里?比如商务写作、商务礼仪、新媒体运用、涉外商务负面清单等,也可以试行研究生导师A、B组合,院外导师A、B、C组合,论文选题和院外导师的专业优势结合。通过教学机制的调整和选修课程的完善,解决学院人才培养和市场入口痛点。
“国际贸易+”,重庆中经产业经济研究院高翔院长提出,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小语种、国际贸易+专业方向、国际贸易+专业服务等模式培养市场所需个性化、专业化人才。2022年“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0%,占外贸总值比重为32.9%,拉动进出口贡献6.6%,这些国家大多数属于小语种范畴。专业方向上,可以结合区域产业特征,也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进出口产业领域。比如电子信息产业、汽摩产业、装备产业等,都是重庆的优势产业,走出去、引进来都需要专业人才来完成。专业服务更是人才稀缺,比如法律、金融、政策、物流、数字经济等都需要专业机构、专业人才来实现。
与此同时,北京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主任杨杰从服务贸易中技术交易方面的理解和在座的人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重庆进出口商会顾问钱兆刚、老挝国家工商会重庆代表处首席代表杨东伦从对外文化交流、用人单位的痛点等进行了专业的分享。
非常感谢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杨贵中院长在论证会总结发言时强调:学院将认真梳理整合论证意见,找准学科定位,立足长远发展,凝练学院特色,让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具前瞻性和科学性,积极主动地融入地方经济建设,真正做到“育人第一、专业第一、市场第一”。(撰稿:高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