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深化对外合作的新的战略构想,反映了中国发展和外交战略的新思路。这种新思路是如何将外交战略和具体经济行为串联起来的?
彭元正:“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中国对“一带一路”的构想,体现了中国发展和外交战略中这样一种新思路:从出口市场的直接竞争到着眼于外需市场的间接创造;从内政外交的分离到内政外交的一体化;从单一国家合作到区域经济全面合作。
而一个国家外交上的成功拓展,势必为国家间的经贸合作牵线搭桥,重要的是认识到国家间发展差异带来的合作机会的存在。目前,欧、美、日经济复苏维持弱势,且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外需不振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立足于与全球经济发展相联系,我国一方面需要通过扩大内需,另一方面可以主动创造外需拉动出口和经济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可以推动沿线一些国家的工业化,同时促进中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记 者: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中国油气企业在从单一国家合作到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合作上,目前已具备哪些成熟的条件?
彭元正:“一带一路”这条大经济走廊上具备天然丰富的油气资源,不仅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可靠油气的进口来源,也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高层的积极推动、政策方面的利好发挥了重要引航作用。从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重视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到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亚非法协年会,高层都在强调“一带一路”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包括在完善基础设施、办好丝路基金等一些具体事项上,倡议沿线各国主动配合、积极参与,这背后体现出从战略提出到要求细化的过渡。
从单一国家合作到区域经济全面合作,国内的准备和外部的条件都呈现出愈加成熟的态势。首先,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建设走向深入,未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投资还将有快速大幅的增加,中国也将面临新一轮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与中亚、东亚及中东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为我国石油企业开拓经营海外市场提供了更大动力和机会。其次,专家智库的建设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行业机构通过加强对政策的解读,为“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建言献策,凝聚更多的力量。
目前,全球能源供需初现板块化趋势。就外部而言,中俄签署东线天然气供销合同,带动了西亚、北非、澳大利亚等国对中国油气市场的关注,既是机遇又是行动。同时,涵盖中东、中亚产区与东亚、南亚消费区的亚洲供需板块也开始形成,中国可借势推动建立亚洲油气进口国协调机制,进而联合生产国共同建立亚洲地区性油气现、期货市场和议价机制。通过这种方式共同维护互利共赢的油气贸易格局和价格稳定,有利于各方能源安全的维护。
记 者:在目前国际油价低迷的大背景和“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我国油气企业如何迎接挑战,做出更好的战略选择?
彭元正:首先要树立“能源输入”与“能源输出”并存的思维。在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过程中,我国不但将为资源丰富的国家提供稳定的能源输出市场,大量进口油气资源,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应该成为广义上的“能源输出大国”,带动沿边国家能源行业的发展。
中亚部分国家由于投资不足和技术限制,能源行业发展较为缓慢,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此,我国石油企业在“上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同时,也应加强技术、资本输出,同时“下载”相关的能源产品,以满足沿线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在沿线国家建立相应的炼油厂、发电厂,延伸油气产业的下游产业链,截留部分油气资源,直接转换为能源消费产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辐射范围广,并试图拓展新的贸易通道,编织新的贸易网络。目前,中国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历经多年建设,围绕在中国周边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已渐成网状。中国与周边地区已经签订的FTA包括中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的FTA协议,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以及大陆和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在此机遇背景下,中国石油企业应继续扩大油气贸易的规模和频次,多元化油气贸易通道,市场化贸易定价,并逐步分别在上海和新疆霍尔果斯建立亚太地区的海上和陆上油气贸易中心。
此外,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中国多元化油气进口通道和贸易网络正在逐步建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油气贸易中心也将得到快速发展,为亚太地区的油气定价中心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目前,中国石油企业应注重油气金融衍生品的设计与发展,加快油气现货、期货贸易的电子交易和实货交易平台建设,以及天然气现货和期货产品及合约设计,为中国建立亚太地区油气市场定价中心、推出具有影响力的油气基准价格打牢基础。(彭元正,为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