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对话现场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陕西省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和核心区域,正紧紧围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目标,加强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务实合作,不断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6月2日,由中国文化报社主办的“梦想丝路国际行”(陕西段)媒体采访活动在陕西西安启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杨正泉,中央文史馆员、著名非遗专家田青,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宝生,西安市副市长吴义勤和陕西省文化厅、商务厅领导等嘉宾出席仪式。与此同时,由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课题组等共同主办,丝路国际、丝绸之路国际媒资中心、蔚蓝传媒承办的“丝路讲坛”及“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圆桌对话也于当日举办,通过一系列丰富、务实的活动,在丝路起点探寻“一带一路”的文化源泉。
丝路讲坛:多角度深度解读“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见证了华夏文明的起伏跌宕,承载了中华人民的智慧与情感。作为国内首个以“崛起新丝路”为主题的大型讲座、对话活动,丝路讲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历史、文化、旅游、社会、经济、科技、金融、贸易、健康、环保等多角度解读“一带一路”。
论坛开场嘉宾杨正泉在演讲中,高度赞赏陕西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所做的积极行动,并同大家分享了自己对“一带一路”的思考。杨正泉认为,“一带一路”给经济、旅游、生态等各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而文化贯穿“一带一路”整个过程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仁和文化”更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
获颁“丝路文化传播大使”荣誉称号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张国祚担任此次论坛主讲嘉宾,做了题为《“一带一路”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演讲。他强调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国家文化传播过程中,全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他指出,“一带一路”不是短期行为,其要遵循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及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都需要文化的支撑。
正如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白宽犁所说:“丝绸之路所承载的精神永远不过时,在新的时代会以新的形式承担新的使命。”除了主题演讲,当天上午还成立了丝路国际产业联盟、五洲丝路国际书画院,授予一批企业“丝路国礼”“中药国粹”等荣誉称号,为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谱写新的篇章。
圆桌对话:
众专家建言丝路建设
当天下午举行的“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圆桌对话上,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有关话题展开了对话与探讨,通过阐述和交流彼此的研究内容,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上的文化遗产和非遗合作是当前的一大热点。田青介绍了古丝绸之路与当今非遗保护的密切关系。他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能只着眼于经济,更要重视作为国家软实力最重要部分的文化,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的作用。由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晋级”世界文化遗产,让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也让丝路沿线国家的心贴得更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遗产专员杜晓帆表示,丝路申遗的目标之一就是促成沿线国家再一次的互相理解和认同。“丝绸之路要靠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支撑,丝绸之路不仅是贸易之路,更是文化之路。”
如何与亚洲国家进一步携手合作,建设更为紧密的亚洲命运共同体,也是探讨“一带一路”建设时不容忽略的话题。对此,杨正泉表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符合大家的共同愿望,符合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文化先行、民心相通是其重要抓手。田青和杜晓帆还特别强调在命运共同体里一定要注意保护文化多样性,在交流中谋求彼此的最大公约数。
此外,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通过追溯丝绸之路的历史,强调陕西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陕西秦商联合会会长刘阿津从古丝绸之路上的秦商讲起,指出今天丝绸之路的开发是秦商面临的又一难得机遇;中国商业史学会会长王茹芹也分析了丝绸之路为带动世界经济做出的贡献,指出“一带一路”背景为陕西带来的重要商机和历史责任。更多专家则把目光投向文化。陕西省文学基金会主席、文学家雷涛阐述了文学在丝路建设中的价值和陕西的文学地位。陕西省科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王长寿与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吕建福均表示,丝绸之路不仅是经济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民族之路、宗教之路,文化先行是基础,经济的发展只有跟文化联系在一起才能长久。
媒体采风:实地探访丝路建设新气象
由中国文化报社主办的“梦想丝路国际行”(陕西段)媒体采访活动,则发挥媒体的特殊作用,以更为鲜活的方式关注“一带一路”建设。活动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如何焕发文化新活力”为主题,以“文化建设助力陕西打造丝路新高地”为着力点和切入点,走进陕西多个城市,对陕西省相关领域助力文化建设、文化遗产与非遗保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正如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副董事长、中国文化报社总编辑宋合意所说,如今,“一带一路”建设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关注,这一采访既深入体察古老丝路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的厚度与温度,又感受、传播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热度与脉搏、声音。
6月2日至7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新社、香港文汇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文化传媒网等多家媒体的记者走访了陕西与丝路相关的丰富历史遗迹。曾经胡商云集的大唐西市,玄奘取经归来担任住持的大慈恩寺,近年来成为旅游热点的乾陵,丝路开拓者张骞在汉中的墓地与祠堂等,无不展示了陕西文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的新活力和新气象。此外,浐灞生态区、西咸新区等区域的整体规划和建设,世纪盛康中医药业、安旗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处处可见丝路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文化的重要分量。媒体团作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介绍者、阐释者、参与者,通过自己的行动助推陕西丝绸之路新高地建设。
“梦想丝路国际行”活动是中国文化报社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建设组织的又一次大型采访活动。2014年10月至11月,“梦想丝路国际行”首站甘肃段圆满完成采访,取得良好效果。陕西段之后,还将继续走访我国新疆以及中亚五国、土耳其等丝路沿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