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过去企业“走出去”,由于过多考虑除商业之外的诸多因素,不但遭受外界无端的猜测,不少企业更是出现亏损。
因此,作者建议,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应该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更加注重在商言商,务实主义和在地化。
其一,企业“走出去”应减少盲目跟从投资所在国政府的指挥棒。
不少“一带一路”国家经济比较落后,这些国家的政府为加快经济发展,有时会急于求成:一是项目规划缺乏充分论证,在环境评估、技术评估还没有全部完成之前,要求外国投资者的项目快速上马二是政府通常会优先选择施工期较短,但成本较高的项目,加大了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三是较少顾及本国发展实际水平,政府通常会要求外国投资者提供高性价比的技术、产品和工程。
如果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期间,遭遇到此类过于“心急”,把中国企业当冤大头,对中国企业诸多过高要求的国家时,更应该在商言商,不盲目听从投资所在国政府的指挥棒,也不在所在国政府的小恩小惠下匆忙上马项目,而是应该充分做好尽职调查、技术审查和风险评估工作,辨别项目可行性较高,成本效益和回报有保证之后,才是作出投资决定的较佳时机。
其二,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有匠人(craftsman)精神。
相比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软肋,主要集中在质量稍差和技术稍低这两个方面。因此,很多条件比较好、回报较稳定的项目,往往被发达国家的企业夺得,条件、回报均一般或较差的项目,中国企业才能分一杯羹。即使是这些“鸡肋”项目,中国企业之间还进行“内斗”,展开激烈的竞争,有企业采取低价中标策略,这不但为以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埋下隐患,也影响了中国企业的声誉,得不偿失。
因此,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除了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建立合作机制,以及中国政府建立及完善协调机制,有序引导企业参与招投标等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要培养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指的是对于产品质量、制造技术的的崇敬,更加强调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匠人精神并非不鼓励竞争,而是竞争的前提是以产品的质量、制造技术说话,以此迫使企业不断改进技术和质量,最终获益的不仅是企业,更是所有民众。
只有具备了匠人精神的中国企业,在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时,输出质高价优的产品和工程项目,才能在于发达国家的竞争中不落下风,才能为中国的企业、中国的产品、中国的技术赢得口碑。
其三,中国企业“走出去”要培养在地化(Localization)意识。
过去不少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但较少主动融入当中社会进行人文交流,也较为忽略当地劳工褔利、安全保障和环保因素,不少中国企业更抱有“Over Pay”的想法,认为只要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不少在“一带一路”沿线上的发展中国家,已开始对中国的投资说不,或者是要求中国的企业提供更优厚的条件,付出更多的金钱。
实际上,不但中国企业,很多西方国家的企业由于在地化意识不强,损失惨重。例如日本丰田汽车过去曾在位于加纳比海的波多黎各推出一款名为“Fiera”的汽车,结果乏人问津,最后一调查,原来“Fiera”在波多黎各的意思是指“又丑又老的女人”。
因此,中国企业“走出去”更加要培养在地化意识,主动学习及掌握当地的制度和文化,遵守规则,与当地小区形成良性互动,主动融入当中文化,了解当中的风俗习惯,适应地方需求,不能有侥幸心理。同时,中国企业除了参与该国政府的项目之外,也要考虑“接地气”,更多与当地民营企业合作。只有逐渐为投资所在国的民众所接受、认同,中国企业才有可能发展得更顺利、更快。
简而言之,在“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之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期间,应该大大方方、直接了解地告诉投资所在国的政府、民众,中国的企业过来投资,就是在商言商,合法经营、追求盈利,说白了,就是过来赚钱的。
只有如此,一方面可以避免投资所在国对中国企业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和作出过高的期望,另一方面则能够消除各国猜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背后目的,以及降低对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误解。